12月8日,中办、国办正式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配套文件,涉及实行审计全覆盖,并对党政一把手同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等改革。目前,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重庆、贵州、云南等7省市已进行改革试点。(12月8日人民网)
这次审计制度改革,亮点纷呈,比如首次明确“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对党政一把手同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并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还提出审计全覆盖,即凡是涉及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自觉依法接受审计、配合审计,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在对国家机关和大型国有企业进行的例行审计中,发现了不少违反财经纪律甚至违法的事件,追回了部分国家财政损失,处理了相关人员,受到了社会舆论的肯定。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审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问题在于审计还存在一些“死角”,而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审计未能做到全覆盖,致使审计的实际效果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此次审计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等8项内容,其中审计全覆盖最受关注。这个主要是针对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比如审计独立性不强、队伍素质不适应、经费保障不足,以及审计的层次不高等突出问题,将基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管理、经费管理、审计业务管理由省级来统筹管理,这样有利于一个是提高审计的独立性,第二也可以有利于在一个省的范围内来优化配置省级资源。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框架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的原则,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见。其次,要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也就是要强化审计的独立性。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根据审计职业特点,建立分类科学、权责一致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和职业保障机制,提升审计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
但也有提出质疑,审计需要从一本本账本一页页去翻,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实地走访,面对更加海量的审计任务,仅靠全国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全覆盖的审计能确保审计效果吗?因此,全覆盖不是一步到位、大干快上,要统筹部署,有计划推进,确保实现对重点对象每年审计一次、其他对象五年至少审计一次。要在做到审计覆盖面“广”的同时,力争反映情况“准”、查处问题“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议“实”。
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对审计机关是一个新的挑战。一方面要通过审计促进用好增量资金,避免形成损失浪费,另一方面要促进盘活存量资金,避免大量资金“趴在”窝里“睡觉”。因此,要在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条件下科学统筹,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最大限度挖掘潜力,形成工作合力。(文/陈毅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