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黑加工厂藏身村庄 使用强腐蚀性原料污染严重


来源:

0 浏览 评论

黑加工厂正在紧张施工(远距离拍摄 )

黑加工厂耕地挖坑 用酸碱性物质浸泡矿石

近日,本网接到洛阳市伊川县群众反映称,该县白沙镇隐藏着一个黑矿石加工作坊,使用具有强腐蚀性的工业盐酸作为生产原料,污染严重。

记者赶赴实地采访,发现黑加工厂确实存在。对此,当地环保部门的两次回应,却说法不一。而记者举报至环保局的联系电话更是遭到泄露,黑加工厂老板致电记者称,环保队长让其请吃饭“摆平”。

强腐蚀性原料加工 当地群众担惊受怕

4月11日,记者赶到伊川县进行实地采访,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位于伊川县白沙镇豆村的黑矿石加工厂,其藏身于豆村村北的田地里位置十分隐蔽。为了不打草惊蛇,记者在黑加工厂后方的山坡上采集了其生产的影像资料。

黑加工厂没有厂房,也没有院墙,现场只有几辆货车和一台挖掘机在工作,还有就是田地中间被挖出来的两个大坑。虽然离得很远,但记者还是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据当地群众称,这正是其使用的具有强腐蚀性的盐酸所产生的。

当地村民杨先生称,黑加工厂主要是加工一种叫“钾长石”的矿石原料,这种原料必须用强腐蚀性的盐酸去浸泡,除铁、增白和去污。而浸泡加工后产生的污水,也就变成了红色,被直接排放到的田地。

“他这必须使用盐酸,高腐蚀性,人掉里面都会被化掉,红水、黄水直接排到地里,我们周围的群众真的很担心,怕受到污染危害。”杨先生说,在加工厂附近居住的群众无不担惊受怕,为此,他们也曾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过,但没有任何作用。

环保局两次回复 说法不一

4月13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了伊川县环保局环境监察五中队中队长马龙欣,其主要负责白沙镇环境监管、监察工作。对于黑加工厂,马队长的说法前后不一。

对于白沙镇黑矿石加工厂一事,在记者与马队长的第一次通话中,其表示毫不知情,也从来没有接到过举报,“这事我还不知道啊,没有听说过,前几天还去豆村的企业检查过,没发现啊,如果有,马上取缔”。马队长说,自己并不知道黑矿石加工厂的存在,并表示马上调查。

在第一次通话20分钟后,马队长又拨通了记者的电话,而这次的说法却和上次的说法全不一致。马队长称,此前接到过关于该黑加工厂的举报,并在2014年对其进行了查处取缔。但这次开始生产,环保部门并不知情。

“我问了他的老板,他们用的不是盐酸,而是碱,并且他们在下面铺了几层的塑料布遮挡,没有将废水直接排放,”马队长说,黑加工厂的废水排放没有污染到周边,调查的话应该会化验一下现场土质,却定其使用的是盐酸还是碱,然后再做进一步处理,应该是依法取缔。

记者电话被泄 厂长来电称队长让请吃饭

在与马队长的两次通话中,其答复却完全不一致,一边是不知情,一边是查处取缔过。黑加工厂的存在,环保部门究竟是否知情?履职又是否到位?接下来的情况似乎说明了什么!

在与马队长通话结束后不到10分钟,一个陌生电话打到记者的手机上,对方自称姓郭,是黑加工厂的老板,并称马队长让其联系记者请客吃饭摆平事情。

“马队长说了,让我联系一下你见见面,请吃个饭,照顾一下。”郭老板说,县环保局马队长将记者的电话告诉了自己,并要求其联系记者摆平事情。

黑厂长期存在于此,环保部门真的不知情吗?取缔过的黑厂又为何能够死灰复燃?在此似乎都有了隐藏的答案,环保局本应正常履职查处违法企业,却让黑加工厂老板联系摆平记者。

黑加工厂污染情况究竟如何?环保部门又能否履职到位,黑加工厂何时能被依法取缔?对此,本网将继续关注!

相关链接:“盐酸”《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碱”具有极强腐蚀性

“盐酸”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出血、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本品受公安部门管制。

“碱”具有极强腐蚀性,其溶液或粉尘溅到皮肤上,尤其是溅到粘膜,可产生软痂,并能渗入深层组织。灼伤后留有瘢痕。溅入眼内,不仅损伤角膜,而且可使眼睛深部组织损伤。如不慎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清水冲洗10min;如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min,然后再点入2%奴佛卡因。严重者速送医院治疗。 空气中烧碱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0.5mg/m3。 操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口罩、防护眼镜、橡皮手套、橡皮围裙、长统胶靴等劳保用品。来源(央广网 记者 雷燕超 汪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