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也是“绿满浠水”行动起步之年,更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之年。 林业部门紧紧围绕全县林业生态工作目标,完成造林绿化总任务6.05万亩,其中,林地植树造林3.04万亩,通道绿化90公里,折合面积0.9万亩,村庄、集镇、城区、园区绿化植树289.1万株,折合面积2.89万亩,水系绿化26公里以上,折合面积0.03万亩。扎实推进“绿满浠水”行动,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秀美浠水”建设。
一、林业生态建设情况
1
扎实推进“绿满浠水”行动,突出荒山荒地、城镇、通道、园区、村庄、水系等六大板块绿化,全面提高生态建设质效,构建健全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秀美浠水”。
(1)打好荒山荒地绿化硬仗。按照山地森林化建设总体布局,以黄黄、大广、武英等高速公路和黄标、中大、罗兰等省道、浠团、桃白、蔡汤等县道可视范围内荒山、荒地、无立木林地为重点,以湿地松、油茶为主栽树种,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造林3.2万亩。
(2)扎实推进村庄绿化。以乡镇、场、区为单位,连片成线,整县推进,大力开展“万村栽万树”活动,积极推进林农结合、林水结合、林路结合,让森林入村、绕路、依水、围田,建设房前有景、院中有果、屋后有林的绿色示范村庄,完成了30%的村庄绿化,折合面积2.6万余亩。
(3)全面推进县城和集镇绿化。通过拆迁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因地制宜建设小绿地、小公园、小街景等,加强坡岸、屋顶等立体绿化,建设社区公园、生态公园,大力营造片林、带林,用乡土乔木和彩叶树种进行景观改造。植树100万株以上,全面完成了南城开发区、北城新区道路、公共绿地绿化任务。
(4)大力推动通道绿化。以中大、黄标线为重点,植树4万余株,完成了迎宾大道绿化。
(5)切实抓好全民义务植树。不断创新义务植树机制,动员党、政、军积极参加义务植树,着力提高适龄人群参与义务植树的比率和义务植树的效果,全县组织了30余万人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120余万株,全县共建成义务植树基地14处以上,面积2000亩。
2
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按照扩量、提质、增效的总要求,发展、壮大、做优林业产业,促进林业发展、农民增收,凸显林业发展特色,加快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猕猴桃名县、油茶大县。
(1)强力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
(坚持“点、栽、管”并重,突出抓好散花石牛山精品示范园和丁司当程家山新建基地建设,集中连片规划,形成两个1000亩以上猕猴桃产业基地,起到产业辐射、示范带动作用。
(2)稳步发展油茶产业。
以湖北庚源、湖北汇禾高农等油茶种植龙头企业为依托,坚持栽养并举,巩固建园成果,确保成活率、保存率、挂果率,重点抓竹瓦、蔡河两个油茶万亩大镇,辐射带动团陂、洗马、关口等油茶产业发展,完成油茶种植不少于10000亩。
(3)加快林下经济发展。
制定下发《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完善相关措施,争取项目资金,鼓励支持林农和社会各界积极发展以林下养殖、林药、林菌、干果等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探索经济林林间(下)复合间作模式,提高林地产出率,把林下经济发展成为我县促进农民增收的林业新兴产业,建设丁斯当夏家河农道农林公司苗木基地1000亩,发展了葛根种植基地1000余亩。
(4)扩大花卉苗木产业规模。
立足我县资源优势,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在清泉、巴河、丁司当、散花等乡镇,壮大发展花卉苗木,建设高标准示范园区,力争苗木基地建设突破10000亩,在滠湖大畈、丁司当里店茶场、分流铺村、兰溪镇竹马山村、巴河镇长港村完成苗木基地建设5000余亩,连线成片,初步形成了中大、黄标、葛洲坝大道花卉苗木产业带。
二、主要措施
1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安排部署“绿满浠水”工作,县人大将“绿满浠水”行动任务纳入政府工作目标,通过反复调研,审议通过了 “绿满浠水”行动实施方案,并由县委办、政府办联合下发了《浠水县开展“绿满浠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 “绿满浠水”行动领导小组,县长黄文虎担组长,副县长叶又明担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绿满浠水”行动规划的制定、部署以及项目推进、实施和管理。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具体负责,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调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
今年省、市下达我县林业重点工程任务3.9万亩,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工程造林任务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县政府办下发了《浠水县“绿满浠水”行动2015年实施方案》的文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把造林绿化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单位、户主、山头、地块。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长防林、血防林、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造林补贴等重点工程建设,林业部门指派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到山头、地块进行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涉及到的乡镇积极协调人力、物力、联系苗源,抢时间、争主动,掀起了春季植树造林热潮,扎实推进“绿满浠水”行动,完成重点工程3.9万亩。
3
创新营、造林投入机制,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化投入为主体、金融部门积极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造林绿化资金投入。一是政府设立“绿满浠水”专项资金。2015年县财政安排专项预算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每年安排村级财政奖补、一事一议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二是统筹整合涉林项目资金。整合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移民、扶贫、水土保持、林业血防等相关资金,每年不少于500万元,规划对接,绿化到地块。三是全面引导市场主体投资造林绿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流转林地,买断路旁、沟渠旁、库区旁、湖旁植树经营管理权,吸引社会资金1.2亿元以上。鼓励和支持城乡居民开展 “四荒”、“四旁”植树和庭院绿化。四是加大部门资金投入。各乡镇(场、区)及交通、城市执法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想方设法筹措绿化投入资金,确保完成年度绿化任务。
4
。建立县委政府领导、乡镇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分级负责的造林绿化机制,形成分级负责、运作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落实工作责任。把造林绿化任务具体分解落实到乡镇、村,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乡镇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要统筹协调所辖乡镇的造林绿化工作,驻村领导为具体责任人,要牵头制定驻点村的具体造林绿化措施,督促村组切实加强造林绿化工作。二是强化检查督办。县政府成立督查组,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进行约谈;对因工作措施不力,指导协调不到位,造成造林绿化成效不明显的,启动责任倒查机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不支持、不配合实施造林绿化工作正常推进的单位或林农,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三是建立考核制度。建立项目责任单位年度自查、县级复查的检查验收制度,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年度实绩考核,对年度造林绿化任务完成好、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全县通报表彰;对未完成年度造林绿化任务的乡镇和单位,相应扣减绩效考评分值。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与建议
(一)林业产业基地建设质量不高,发展缓慢。
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生产周期长,需要长期投入,没有建立起多元投资体系和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的融资渠道,因此产业基地发展后劲不足,基地建设向前推进缓慢,再加上重栽轻管,“广种薄收”现象突出,致使建成的基地质量普遍不高,效益不好,影响了发展的积极性和业主的投资热情。
(二)村庄绿化难度大。
一是浠水位于大别山东南部,全县呈“五山二水三分田”的地貌特征,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县,村庄自然分布明显。由于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分布特点,全县部分村庄邻山,绿化效果不佳。二是受村风民俗的制约,村庄绿化整体效果不明显。村庄四周脏乱差现象普遍,村庄整体绿化效果不明显,难度大。三是因资金投入少,村级资金困难,村庄绿化进展不理想,部分地方没有行动,部分地方虽有行动,但完成不理想,部分地方已完成任务,但所植树木以一年生湿地松为主,树种单一,树苗小,短期内难见效果。
(三)村级道路绿化方面。
因村村通道路建设较窄,很多地方难植树,绿化效果不理想。
(四)资金筹措困难。
生态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本期效益低,但资金投入较大,上级补助资金200元/亩,购置苗木还不足,加上县级财政困难,难以配套更多资金,业主和农户因林业生长周期长,也不愿投入更多资金,致使资金筹措困难,生态建设效果欠佳。
针对上述主要困难,建议县委县政府落实年初人大决议,真正让生态建设事业落到实处。
(柴金友/ 周锐 /黄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