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电智走进千家万户


来源:

0 浏览 评论

建立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系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众所周知,智能电网的数据获取、保护和控制都需要这样的通信系统的支持,因此建立通信系统是迈向智能电网的第一步。可以想象,当通信系统和电网一同深入到千家万户时,会形成紧密相联的网络—电网和通信网络,如此一来会极快速的实现智能电网全覆盖的目标。

为了全面构建安全、高效、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并带动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能源科技和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身为行业一份子的姜官祥,十几年如一日的深耕在智能电网信息化的科研领域中,主要从事电力信息系统现代化及智能电网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研发,常年深入的专业研发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此便一发不可收拾,长久以来将研发重点放在了智能电网的推广与应用上。在他的带领下,正煦电气研制出电表图像采集及表码自动识别装置、新型资料文档采集仪等多项专利技术,目前,这些专利技术和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信息系统管理和智能电网信息化管理领域,为推动电力行业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难得的时间里,笔者有幸专访到山东正煦电气有限公司(ShandongAdsolemElectricCo.,Ltd.)总经理姜官祥,请他就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规划予以阐述。

笔者:姜总您好,很高兴与您面对面进行本期专访。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已被世界上多个国家认可,中国便是其中一员,也将智能电网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之上,从多个方面着手完成了电智建设的初期工作。对于目前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您怎么看?

姜官祥:在我国,智能电网在2009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时全球正在掀起一轮智慧地球热潮。受这股热潮的启发和影响,不少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也陆续加入到这一行列。但由于缺少参照和借鉴,最初的智能电网设计并不尽如人意,然而这并不影响电力人对电智的渴望,反而使激发了电力人对电智建设的需求。正是因我们电力人的同舟共济,才有了电网智能化发展的大好前景。

当前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目的是要进一步提高电网接纳和优化配置多种能源能力,同时推动清洁能源、分布式能源的科学利用,全面构建安全、高效、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并带动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能源科技和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

笔者:如您所说,我国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始于2009年前后,之后经过多年建设,智能电网构架也随着技术的调整逐步得到完善,并被外界冠名为坚强的智能电网。对于智能电网今后发展以及建设的重点,业界众说纷云,对此您怎么看?

姜官祥: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系统使智能电网成为一个动态的、实时信息和电力交换互动的大型的基础设施。当这样的通信系统建成后,它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资产的利用率,繁荣电力市场,抵御电网受到的攻击,从而提高电网价值。

我认为,今后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应是围绕建立健全网源协调发展和运营机制,全面提升电源侧智能化水平;增强服务和技术支撑,积极接纳新能源;加强能源互联,促进多种能源优化互补;构建安全高效的信息通信支撑平台等问题进行布局,最终为国民呈现一个能实现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技术相融合的能源互联电网。

笔者:能效的合理控制和利用将是未来电网的最基本特征所在,而在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之下,“互联网+能源”的要求也更加迫切。正煦电气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主力军,在应对电网智能化的趋势下,企业会作出怎样的决策?

姜官祥:智能电网的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根据我国国情坚持自主创新,通过突破技术屏障助力电力企业向前发展。对于传统利用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来发电的电网而言,从集中供电侧向用户侧单向能量流动在过去是一个很好的运行系统。但是智能电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一直是一道难题,困扰着电力企业,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极具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信息化管理软件始终未研发出,直到智能电网动态控制管理系统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网超负荷工作和电网配电不足等问题,并能以动态化智能电网控制管理设备,对智能电网进行动态无功补偿控制,确保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

对核心竞争力的注重,让我们正煦人从不怠慢技术创新。突破瓶颈的过程中,正煦人针对电力用户的需求,构建了极具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体系,为的是出品更好的研发技术和产品,亦如电表图像采集及表码自动识别装置和新型资料文档采集仪。

笔者:突破技术瓶颈,对正煦电气来说,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助力;对电力行业来说,它能助力电智以阔步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

姜官祥:智能电网将会极大地提高我国电力工业及相关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提升电力工业及相关产业的系统创新能力,带动电力工业及相关产业的整体优化升级,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引领和促进知识、技术创新,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