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学生95后女作家高歌坦诚心路历程
这个春季,对于19岁的高歌是收获成长的时节,从去年9月刚跨进北京师范大学校门,到今年2月她的“成长读本”的长篇小说《乌托小国》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出版。对于一个少年,这样的果实的确令人羡艳。然而,成长是一种疼痛,谁都无法幸免,尤其是对于那些收获丰硕的人。那么,对于早成的高歌又曾经历怎样的成长历程?在小说出版之际,媒体专访了高歌。
作者高歌,笔名南冠霄渡,1997年7月生,江苏盐城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师范大学学生,95后作家。第十五、十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在《山东文学》、《新华日报》、《萌芽》、《小作家选刊》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已出版长篇小说《乌托小国》、散文插画集《雨季放歌》。她的文学作品由《小作家选刊》设专栏刊登,并在《山东文学》《萌芽》《中学生课程辅导》《小读者》《新语文学习》、《新华日报》等国家专业文学、省重点报刊发表过《信仰与怀疑》、《诗歌的敌人》等文章。2013年出版个人散文插画集《雨季放歌》;2016年2月,长篇青春小说《乌托小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出版。
记者:作为一个小女孩,你是怎么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
高歌:童话寓言是我与文字的初相识,《九色鹿》《野天鹅》《海的女儿》……幼小心灵在懵懂和憧憬中渐渐有了善与恶、美与丑的体会,“相信种种奇妙的可能”是童话给予我的,也是我最初看世界的教本,每一朵云都饱含了天使的灵性,每一片叶子都承载了我的好奇与惊叹,有无数种大大小小的世界等待我去探寻发现,我沉浸在天马行空的幻想中,没有真正感到孤独和失望。我是同龄人中较迟走出童话之梦的,直到小学四、五年级还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经常给圣诞爷爷写信表达心愿,信夹在窗子上,第二天会收到圣诞爷爷的回信。
真正以文学的力量夯实我人文精神底子的还是《儿童文学》,让我体会到现实人性中良善是童话良善的延续,又比童话更有勇气去揭开世界的复杂真面目。家人从不吝啬给我买书,妈妈更是会声情并茂的朗诵《儿童文学》里的小说,培养我对文学的兴趣。那段时期提倡作家为儿童写作,《儿童文学》里刊登了许多著名作家诗人的作品,我在那里读到人生中第一首诗歌:顾城的《做果酱》,读到深究人性的《白梅》《蕃婆》《荆棘和牵牛花》《冬夜》…我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心灵与文学相融共通,四年级时提笔创作魔幻小说《苹苹果果在一起》,可惜未能完成,但却是我走上文学创作的开端。
记者: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尤其对于孩子,通过读书开阔视野、丰富生活。谈谈你的读书体会?
高歌:作为90后,我有幸生活在一个不但并不缺书籍,且文化多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读什么样的书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曹文轩教授提倡读“打底子”的书,的确,就是要选择那些能为善去恶、净化人性,促进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书。这正是我的幸运所在,文字的世界为我挖去尘滓污泥,掀掉杂草烂叶,不因光怪陆离的流行影像混淆了感官,过滤一个正本清源的成长环境,那里有着《诗经》的活水源头,还原了人性的本真,让人早早有了是非分辨标准,奠定了价值观,影响一生。
我想,所谓处惊不变实际上是一种定力,当一种价值观潜滋暗长中渗入成长的心灵,就会拥有坚定的文化定力,就会身处迷惘而不为所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烦恼是都要自己经历的,而我觉得,现在很多大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是盲目的,缺乏信仰教育。对我来说,文学的启蒙无疑是最好的信仰建构,通过这些“打底子”的文学作品,让电子包围的孩子沾到“地气”,让责任、关怀、崇高的信念,成为自己对抗命运和承当苦难的力量。
记者:从你的获奖简历上了解,你高中时参加过连续三届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并都获奖。参加作文大赛对你写作有何启发?
高歌:我很感激“新概念作文大赛”,高中时连续三届参加比赛,两届获一等奖,一届获二等奖。在那一段孤独迷茫甚至懊丧的低谷时期,“新概念”的肯定于我而言是“雪中送炭”般的拯救,让我看到了光亮,在感动中获得动力,让我坚定写作之路,决心义无反顾走下去。
第一次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的心情是激动而紧张的,而在此前,我并未参加过任何层面的作文比赛。复赛《诗歌的敌人》《图书馆的猫》《盲点》三题选一,看到题目我一阵喜悦,《诗歌的敌人》不正是我的心路,毫不犹豫选了此题,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现场比赛是紧张的,而那一刻我却有种超然世外之感,以散文诗的笔调倾诉着我和诗歌的缘起缘灭,我像悼念一位逝去的亲人,期待他的复生。文章一气呵成,回头看了一遍,比赛结束铃声就响了。那一刻有了种释放感,释解了我对诗歌的不解情愫。
第二天在上海青松城举行的十五周年庆典上,老老少少的新概念友人真挚的感情和青春的热忱感染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到了庆典最后的颁奖典礼,我几乎是不抱希望,随着名单的宣读,台下爆发出一阵阵惊叫,当我在B组5名一等奖名单中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一时竟愣着发不出声,陪同我参赛的小姨弟兴奋地拍我:“姐姐,有你有你!”
那年2月的《萌芽》我赛场上所写的《诗歌的敌人》刊登于首篇,《风居住的法桐街道》也登在获奖作品文选上,这是我文学道路上第一次大捷。冲破羁绊,追求自由、向往光明的“新概念”思维,让我得以展露,这是“新概念妈妈”对文学的孩子所给予的疼惜和尊重!新概念为我点燃了火种,我将让它一直燃烧下去。
记者:怎么想起写这部长篇小说的?
高歌:从看小说很自然地开始写小说,高一年级之前写过一些短篇,但很快感觉到,短篇小说的容量已不能表达社会深刻变革下情感的复杂和情节的周折,中学生活在大人们眼中可能是充满欢声笑语、无忧无虑的世界,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相反由于对孩子一贯的认识误区,使孩子真实的内心可能更不为人知,不被大人所理解。
少年的心灵需要温暖和照亮,成长的路途需要明灯的指引,成长有着很大冒险性,我们每个人走到这一步都不是容易的,有时回望,都会感到后怕和庆幸,不愿更多的孩子重走弯路,便决心写一部长篇小说,反映我所生活的少年群体,展示我们的心灵轨迹,献给终将消逝的青春岁月,也献给成人世界。于是高一结束时的暑假,我就开始动笔,写得很快,仅20多天时间,日以继夜,就已成稿,几乎是一气呵成。
记者:小说中有你的成长的影子,请介绍下你自己的成长之路?
高歌:我自幼酷爱文学与绘画。2011年加入盐城市作家协会。2012年参加“新语文学习杯”江苏省第十一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文《假如我是莫言》获一等奖。2013年参加第十五届“作家杯”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现场文《诗歌的敌人》获一等奖并刊于《萌芽》首篇 ;2013年参加第十五届“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作文《我的中国梦》获一等奖。2013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个人散文插画集《雨季放歌》;2014年参加第十六届“作家杯”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作文《在河之舟》获二等奖;2014年长篇小说《不系之舟》被立项为江苏省作家协会年度“重点扶持文学创作与评论工程”入围项目;2014年12月,加入江苏省作家协会;2014年参加“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四届中学生作文大赛,现场作文《边界》获一等奖。2015年参加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现场作文《换季》获一等奖;201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7月长篇青春小说《乌托小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签订出版。2016剧本梗概《夺命梦境》入围第七届广电总局电影局“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并参与第二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飞鹰原创”微电影大赛大学生审评。
记者:你小说并不避嫌中学生早恋,而且有多种恋情的描绘,心理描写很多,也很生动,是自己的亲身感受?
高歌:我认为刻意避嫌反而会让早恋“妖魔化”,况且在如今内心早熟的中学坐群体中,恋爱已成为一个难以避免的话题,每个少男少女的心中对爱情都有一个美好的描绘,哪怕很多人并不懂爱情,牵手可能只是一种懵懂的好感,但幼稚的爱的本身是美好、单纯的。其中多取材于我和小伙伴们的真实经历,伴有少许虚构脑补的成分,在那青涩单纯的爱还没有“变质”之前,我想把它记录下来,以后我们甚至都不能相信原来自己曾经爱得那么单纯可爱。
我并没有恋爱的经历,但不意味我不懂不憧憬,孤独的灵魂永远需要爱的温暖,谁在爱着,谁就会感受到春天,永远沸腾着青春的血液。但也许正是自小经历过大人们婚姻的失败与痛苦,才使我早早关上心门,我在中学就成了“剩一族”。
记者:你现在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请介绍下你这几年的作品情况好么?
高歌: 好的,我的文学作品由《小作家选刊》设专栏刊登,并在《山东文学》《萌芽》《中学生课程辅导》《小读者》《新语文学习》、《新华日报》等国家专业文学、省重点报刊发表过《信仰与怀疑》、《你听,日光在唱歌》等作品。《诗歌的敌人》、《风居住的法桐街道》入选《“作家杯”第十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2013年出版个人散文插画集《雨季放歌》;2015年7月,长篇青春小说《乌托小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签订出版。
记者:有否想过《乌托小国》改编成电影?
高歌:当然希望,把自己的小说拍成电影我想应是作者们都希望的,那意味着小说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得以传播。如果能将它拍电影,我还是希望我自己来做编剧,甚至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