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近半年没什么新闻的猫眼电影终于再次找回了一把存在感,却是宣布“单飞”了。美团大众点评CEO王兴通过内部邮件公开了这一消息,邮件内容显示,新美大将分拆猫眼电影业务,成为一家完全独立运营的公司。而早在去年7月开始,猫眼就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独立子公司。这一次再次宣布“独立运营”,虽说逻辑上有些奇怪。但猫眼二次单飞,背后的逻辑并不难猜。
猫眼电影遭遇BAT
一直以来,猫眼电影确实是在线电影票务领域的老大,但这种领先优势,随着百度糯米电影、腾讯微票儿和淘宝电影票三大股力量的介入,猫眼也很难拗得过,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独立和单飞也源于此。王兴在内部邮件中还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原美团点评平台事业群总裁郑志昊,将接替因病休假的原猫眼CEO沈丽,成为新猫眼CEO。临阵换将的理由很简单,往往是业务表现不佳。
实际上,早在去年9月,网络上就传言,猫眼CEO沈丽已经离职,当时美团方面予以否认,沈丽还在9月的一场影片定档发布会现身。当时外界就感觉到,沈丽露个面,刻意刷存在感的意味浓厚,同时也是对外界有关离职消息的间接回应。但时间过去了7个月,郑志昊接替沈丽出任猫眼新CEO,也证实了当初沈丽传言离职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有内部人士的消息称,沈丽对猫眼电影的发展和成长,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沈丽生病并非是突发事件,也不是大病,因此以“休病假”的理由“换帅”,更像是托词。而更容易接受的原因是,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猫眼电影受BAT系在线票务平台的冲击,份额下滑,市场地位岌岌可危,因此王兴才果断派上“救火队”。
而且这里面有一点疑问,去年7月,猫眼电影就已经以独立子公司的身份,开始建立独立王国了。此次又以“独立运营”的说辞走个过场,两者间,从字眼上看并无二致。既然区别不大,王兴为何还如此高调地唱这出旧戏呢?可能一方面为了自我掩饰,给合作伙伴建立信心,同时也是向投资机构投橄榄枝,为猫眼电影的下一步融资“喊话”。由此看来,猫眼电影独立运营,结果很可能是有“钱景”但是没前途。
说实话,在线电影票务售卖仅仅是影视娱乐产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还受到线下院线的掣肘,利润很难保障。因此,王兴在公开信中也称,猫眼将加强发展电影上游,通过资本运作,与行业资源深度对接。这句话相当于说,猫眼也要介入电影的投拍、制作、宣发等全产业链。但这一条路也是荆棘满地。
相比,BAT在影视全链条上的布局要完善、成熟的多,拿阿里来说,不仅成立阿里影业,还全资收购了优酷土豆和最大的影院票务系统粤科软件,入驻了光线传媒;腾讯也相当不俗,旗下有文学、影视、动漫、游戏四大泛娱乐平台,手握主流IP资源,还与万达成立了微信电影票,与猫眼直接分庭抗礼,入股了华谊兄弟;百度糯米已成为中国青年导演扶持计划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手握百度文学和爱奇艺的主流IP资源。此外,百度糯米还通过投资星美、开发超级影院商城、发售联名会员卡、大数据指导影片宣发等战略,渗透至整个影视产业。如此来看的话,猫眼向上游走的话,将遭遇BAT设置的天堑,碰到难以突破的天花板。
盈利是不是可耻的?
在王兴发布的这封内部邮件中,还透露了猫眼电影短期已经开始盈利的消息。“在刚刚过去的3月,猫眼已经成功实现了BG层面的盈利!”实际上,在一个市场格局尚未定论,补贴大战依然此起彼伏的市场里,实现短期盈利状态并不难,只不过恐怕是以丧失市场份额为代价的。就像几年前刘强东说过的,过早的盈利也是可耻的,这也符合互联网的规律。
在线电影售票市场恰恰如此。在王兴的内部邮件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表述。“去年下半年至今,猫眼实行差异化竞争战略,通过精细化运营持续优化运营效率,使得补贴率远低于所有同行,并一直保持在线票房市场领导者地位。”可见,为了实现盈利,猫眼采取了降低补贴的方式,来换取一定的利润空间。而且不仅如此,猫眼还依靠其市场支配地位,侵蚀电影院线的利益,频频动用“霸王条款”,惹怒了不少电影院线。
猫眼与院线的关系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去年7月,有传言称,万达院线因排片计划冲突,将封杀猫眼电影,猫眼不得不通过大规模票补来“缓和”。而9月星美更是直接将猫眼的选座购票下线,导致大批用户无法购票,原因就是猫眼奉行的保量包销、延期结算影响了星美资金回流,引发了院线的不满。而店大欺客的纠葛始终存在于猫眼与院线之间,也有院线一致的声音认为,猫眼无限期拖欠院线差额的现象相当严重。
所以说,王兴在4月11日的内部邮件中透露已经开始盈利的说法,意在向投资机构吹风,为猫眼电影下一轮的融资背书。但事实上,有业界人士担忧,猫眼电影背靠新美大,尚有一些协同和用户流量的导入,但独立运营后,猫眼电影将成为“孤家寡人”,如何与BAT撑腰的糯米电影、淘宝电影票和微票儿抗衡。更有犀利观点一语击中:互联网圈儿如今都在玩生态和协同,追求的是联合起来的矩阵,猫眼电影分离出去的话,结果是孤掌难鸣。抵抗BAT攻势,只有继续融资、烧钱一条路跑到黑。
在线电影票务榜首或将易主
过去,猫眼电影一直以在线电影售卖第一而自居,王兴也在不同场合频频拿“第一”来说事。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王兴已经不再把老大和第一的字眼挂在嘴边,也没有了“每三张票就有一张票出自猫眼”的标配话术,说辞和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有业界人士推断,去年是美团融资最艰难的时刻,王兴压力很大,有点顾及不到。其次是猫眼电影虽说初期成长很快,但面对BAT的凶猛攻势,猫眼的未来也堪忧。这一表面现象,或者也折射出了猫眼当下的尴尬。
当前,猫眼电影还占有多高的市场份额?恐怕业界没人相信猫眼的官方口径了。因为去年8月7日,猫眼对外宣布7月单月交易额达到了22亿元。这一数字引发了院线圈儿的人质疑和吐槽。阿里巴巴影业发行总监张晓男戏言,这可真是大数据时代,数据不断夸大的时代!影评人释凡也称,呼吁各院线晒数据,打击吹牛不上税,给行业一个真相。最终,猫眼不得不找“台阶”下,解释交易额不等于票房贡献,但形象受损已成事实。
可以说,数据造假事件也让猫眼在行业里的诚信和形象大打折扣。那么,如今猫眼又占据在线电影售票市场多大的份额呢?虽说行业里没权威数据,但从猫眼去年对外发布的两份数据报告中也能看出这种“打脸”。
去年4月,王兴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表示,第一季度,猫眼电影已经占到全国网购电影票的70%。但在另外一份比达咨询发布的《2015中国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Q1-Q3季度,猫眼电影占中国在线电影票出票量市场份额的51%。两种数据来源,同样贴着猫眼的“标签”,但在数据结果上却缩水了20%左右。当然,如果数据不存在造假的话,猫眼份额也硬生生地下滑了20%左右。猫眼电影的不断式微,也让在线电影票务的格局开始生变,榜首易主或在不远的将来上演。
综合来看,猫眼此刻玩出一出“走马换将并宣布单飞”的戏码,除了让外界对猫眼的发展现状产生疑问外,很难获得更大的发展信心。而且,在线电影售票的竞争远未到终局,猫眼变阵,也很难摆脱这一困局。除非有行业里有大佬接盘,否则随着影视产业链条的联动和“绑定”,猫眼逐步被边缘化和挤压的态势将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或许是王兴最大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