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11点,由伍佰艺美术馆主办,伍佰艺书画网、博鳌书院、山东大学金谛国际交流中心、郑州大学中国画研究院、艺术家之路联盟、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当代书画研究院、中国国际邮政艺术网、中国新幻彩艺术研究院等机构协办的“明心见性—黄亮明书法展”在宋庄伍佰艺美术馆隆重开幕。
到会嘉宾有著名书法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创作部主任陈忠康先生、著名书法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理论部主任肖文飞先生、著名书画篆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强先生、尚艺书院院长董玮先生、中国书法家论坛版主郑淑万先生以及著名青年书画家贺进、黄海林、林峰、刘景芳、许飞飞、翟俊峰、张光辉、张伟民、张圆满等艺术家出席。
本次展览共展出黄亮明近年创作的书法力作约80余件,主要以行楷书和行草书为主,作品题材涉及古诗词以及黄亮明对于“二王”书风的理解和感悟后的书法创作。展览现场情况火爆,到场嘉宾及观众百余人,黄亮明的书法作品也受到了陈忠康、肖文飞、董玮等书法家的认同和赞扬。
开幕式上,陈忠康、肖文飞、董玮以及伍佰艺美术馆馆长于海分别致贺辞。
本次展览由策展人王翔女士策展,展览将于4月21日结束。
陈忠康致贺辞
陈忠康为黄亮明展览题词“明心见性”
陈忠康对黄亮明的人品和书品给予了肯定和赞许,他说黄亮明为人勤奋、低调,书法取法呼上,并指出他最近的书法中又多了份苍老和敦厚的气息。他表示本次展览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祝愿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肖文飞致贺辞
肖文飞在致辞中赞许黄亮明品性沉静、内敛、不事张扬,也对黄亮明在北京多年求书之路的成果表示了高度的肯定。
董玮致贺辞
董玮表示黄亮明在几位恩师的指导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指出在书法的学习中,传统的深入决定了书法的高度。
伍佰艺美术馆馆长于大海致辞
于大海对黄亮明书法展表示祝贺,并对伍佰艺书画网的现状和互联网优势做了总结。
黄亮明致答谢辞
黄亮明,号无为居,别署桃花岛主黄老邪,湖北随州人。2011年结业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同年留校任教。书法篆刻师从曾翔、陈忠康、杨涛先生,国画师从刘彥水先生。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教学部助教,人民大学曾翔书法工作室助教,文化部青联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
合影
策展人王翔和黄亮明合影
策展人王翔和到场嘉宾合影
心灵的守望
——黄亮明的字里字外
在北京一家小餐馆里,四人围坐,几碟小菜,一瓶牛二,相对而谈。四者谁也?曾翔、杨涛、陈忠康、黄亮明也。所为何事也?黄亮明拜师也?所拜何人?杨涛、陈忠康也。一师带徒而拜二师,我愚陋而未闻。亮明后对我言及此事,令我羡慕不已,亮明有幸得三佳师相授,书艺能不精进?
开幕式现场
亮明家湖北随州,十年前,抛妻别子,负笈北上,追随乡贤曾翔先生,圆心中艺术之梦,先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文化画报》社工作,得书法名家杨涛的悉心指教,二0一0年入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进修,结业后留校工作,又蒙来自全国的书法名家的耳提面命。可以说,亮明如一棵生长肥沃土上的小树,吸足了养份又有着灿烂阳光雨露的滋润,能不茁壮成长?
亮明书学“二王”,又长期研究赵孟頫书法。当今学“二王”者甚多,有成就者也不少,但是,学习“二王”有很多人只是学了一种表面的东西,比方说笔法,比方说结体,而且,学“二王”者临象者易用于创作者难,学技术者易真正写出精神者更难。况且有些有成就者入展或获奖后,不再关注书法本体,也不是读书明道修身养性籍以二度提高,而是关注市场,笔底难免现一种浮躁之气,书法呈荒寒粗率之感。这些是书法热大环境下的一种延生现象。而有些书家,或不为国展,不为市场,只是在那里追寻古人书写的一种状态,用一支笔探求古人书写的奥秘,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情愫,描绘着思想中那最美丽的画面,填充着厚实的心灵。这种学习状态是为艺者应有的心态。黄亮明就是这样的人,他的笔下有一般清气弥漫。
陈忠康观展
亮明学“二王”,学其体,亦学其情性。他重技法训练研习,一点一画之内都细究精察,不使信笔涂抹,然从不炫技,其创作中有很多技法层面的东西被悄悄地掩去,留下的是自然宽厚而性情真挚的内美。他的行书如山中之泉行于当行而止于不可不止,他把真书与行书交错在一起,有动有静,有庄有谐,有快有慢。看他的字,你能想象出他当时的书写状态是何等自然随意,直如内心情思的任意流淌。他结字寓动于静,点画顾盼生姿,生动有趣而不轻佻。整个章法天真烂漫,似一幅画,有疏有密,有聚有散,别具意趣。由于长期对“二王”及赵字的浸淫,他无论书诗词或抄短文,都能信手拈来而韵味十足。
肖文飞观展
亮明何以能如此,我想这得益他不争的心态,他对自己的艺术成绩从来看得不是很高,和他聊天,嘴里总是讲自己离古人太远,还没有写出心中所理解的古人的面貌,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在一般看来很不错的作品,在他看来还有差距。他这样近乎苛刻地严格要求自己是有原因的。他的老师陈忠康先生就说,学古人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去学,从艺术到做人都要不折不扣,笔底没有真功夫,生活中不读书,想得到古人的神髓是不可能的。老师的教导他一直记在心底,他的认真,他的执着,也会得到回报。
李强、董玮观展
我看好亮明,并不是他有三位优秀的老师,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不是他一手功底扎实的“二王”书体,有些学“二王”又止步于“二王”甚至倒退者不乏其人;我看好他有三个原因:一是他有一个好的环境。在中国书法院这个平台上,他能接触到全国优秀的老师,听到他们从不同侧面对书法艺术的诠释,接受他们的艺术心得和成功经验,包括不同艺术观点的激烈碰撞,都能从中得到很深的教益。而且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学员,同他们交流,在切磋中提高。二是他好读书,蓄知识。亮明经济上并不宽裕,他每月都要买大量艺术类书籍,闲暇时静心阅读,与古人对话;三是他甘于寂寞,不善交际。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就躲在自己的小屋里临帖创作读书。他不凑热闹,不喝闲酒,不浪费宝贵的时间。在学校读书时,除了他几位室友,他甚至认不得几个同学,更叫不出他们的名字。每当周末无事,亮明得了大赦般开心地象个小孩子,说,我又可以好好写几天字了。有这样的一份对艺术的真诚,有这样一个好的环境,他脚下的路一定会迈得扎实而有力。
许飞飞、董玮在现场
他是一泓清泉,在山谷中静静地流淌,无忧无虑一任自然地流向前方,天地间发生的一切似乎与他无关,他一直在前行。
他是一个行者,孤独地行走在艺术之路上,不问前程,只赏路边的风景,陶醉其中。这个过程让他充实,让他自信,让他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和艺术的价值。
他是一个外表懒散而内心澄明的人,从他的别署“桃花岛主黄老邪”可以知道,他的内心有着盛开的桃花,是对美好的憧憬与向往。
郑淑万、李强观展
他的路还很长,或许命运会眷顾他,让他有朝一日脱颖而出,声名鹊起,或许命运不青睐他,让他默默无闻,罕为人知。其实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在守望心灵的那份宁静,追逐着内心的那份安逸,快活着自己得到的精神享受,一如既往,去实现心中的梦想,完成心灵的朝圣。
燕下居士 姜玉波
二0一四年六月十一日
观展的人
后记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袁枚《黄生借书说》)
我犹如“黄生”,幼虽愚,却也爱学习,对知识充满着崇敬与渴望,但家庭、个人因素让我一度在追求知识的路途上充满着坎坷。所幸的是犹如“黄生”般,遇诸多良师,学业得以继续。每每回想起求学的道路,虽艰辛,倒也丰富了阅历,在每个孤独的夜晚对月书怀时,书出了人生的沧桑与岁月的峥嵘,这是我最感谢岁月所赐予的。
1998年开始学书时,启蒙老师聂亮明先生曾说:宰相的丫环七品官,学书法在我们家乡随州不会有太大的前途,应该到一个更大的天地里去充实励练自己。于时2003年机缘巧合在龚凤鸣老师的推荐下来到北京他战友张骊浔先生广告公司工作。后又辗转做过速递、比萨店库管、平面设计等工作,每日除了工作外,晚上临帖学习。现在想来,那哪是临帖?纯抄书耳!
2004年底有缘识得著名书法篆刻家恩师曾翔先生,得到曾老师的指点后书艺大为进步。05年又蒙曾师推荐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文化画报》社工作,而顶头上司则是当代青年才俊,现任中国书法院副院长的杨涛先生。在中国的艺术最高殿堂——中国艺术研究院里,眼界大开,也近距离观摩过很多高大上的书画及其它艺术门类展览。
从小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其热受,因家庭条件有限未能读大学,所以我在工作之余除了学习书法外,也如饥似渴地补习文化知识,省吃俭用买各种书籍。慢慢发现想要在书画篆刻上有所建树,必须进专业的学校进修。于是2010年毅然辞掉画报社工作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学习,又拜入大通堂陈忠康老师门下,追随三位老师研习书、画、印等传统文化。
最近以小楷、二王行草为主写了一批小品,有些尚可观,遂结一小集算是对目前学习书法的一个小结。因时间仓促,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只有期待下次改正了。
回想这些年走过的路、遇到的人,都对我帮助至深。恩师曾翔、陈忠康、杨涛三位先生,从生活、工作、艺术各方面的关心鼓励教导,让我受益匪浅,感激不尽。还有姜玉波、李凤林,书法院同事及所有帮过我的朋友们,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无为居 黄亮明
二0一四年六月一日
(来源:伍佰艺艺术网http://www.500art.com/portal.php?mod=view&aid=241)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