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规铁律出效益:财政掌舵人吕加平用心护航扶贫县


来源:

0 浏览 评论

——记甘肃两当县人大代表、财政局局长吕海平

在甘肃陇南的两当县,提起吕海平这个名字,众口皆碑。他持重但绝不保守,严谨但绝不刻板,多谋善断但绝不独断专行,手握一县财政大权,但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绝不妄自尊大,徇私弄权;再大的困难面前,他的脸上从来没有过颓废和沮丧,有的只是刚毅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他勤奋敬业,凡事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又善于调动多方积极性,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他带领全县财政系统干部职工,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四年时间他情系财政兴衰,在财政战线上摸爬滚打,把人生宝贵的时间无私地奉献给了财政事业,练就了一套驾驭全局的过硬本领,更带出了一支过硬的财政干部队伍。他说:“自己从事财政工作十七八年(中间有三年多时间在乡镇任职)最大的感受只有两个字:难、累。在这四年里,不敢说有多大的成绩,但我可以自豪地说,我问心无愧。”

一手抓增收,一手抓节支,他是两当发展的“理财人”。吕海平同志1995年参加工作,先后历任过会计集中核算管理中心主任、两当县财政局副局长等职务。2012年1月调入县财政局工作,在四年的财政工作实践中,他用在学校学的财政专业理论,结合两当县实际,积累了丰富的理财经验,推动了两当财政事业的健康发展。他注重将财政工作置于全县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跳出单纯依靠农业发展经济的窄圈子,提出了切合两当实际的理财思路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433万元,占调整预算5111万元的106.3%,同比增长22.8%,增收1009万元。到2014年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9520万元,占年初预算8236万元的115.59%,比上年增长30.84%,增收2244万元。这对于一个经济欠发达且又是国列贫困小县来说,实属不易。

他十分注重科学理财,努力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他说,财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否则,将一事无成。在他的倡导下,全局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调动了各个方面生财、聚财、理财的积极性。他常说,工资、社会保障和农业、教育等公共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集中有限财力,对事关政权建设、农业、科技、教育、环保等重点支出项目,实行财政倾斜。在吕海平同志担任局长期间,两当县工资发放力度始终处于全市上游水平,为了确保干部职工工资每月25日以前到账,做到第一时间在两当县财政信息网公布、在工资发放代理银行营业室、财政局政务公示栏张贴工资拨付通知单,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在成功申报“千村美丽”试点县基础上,抢抓政策机遇,强化组织领导,规范操作程序,精心组织实施,2014年整合各项资金,打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50个,总投资2824.22万元,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浓墨重彩打造新农村。2014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通过省、市绩效考核,考核结果评定为优秀,名次靠前。早安排、快部署,迅速启动实施2013-201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坚持“五突出”和“五制”管理,加强项目前期调研,规范审批程序,合理安排资金,严格筛选、科学实施,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和谐统一。2014年,全面完成了2013年度农发项目4个,总投资1021.24万元。完成水利工程3处,发展有效节水灌溉面积2600亩,新建梯田2100亩,修建机耕路17.08公里,完成机耕路行道树栽植9400株。并于2014年10月底顺利通过省市考评验收,全市考核名次第一,全省考核名次靠前。实现了他当初给自己制定的目标,使两当县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

创新管理机制,推进财政改革,他是县委政府的“好参谋”。纵观吕海平同志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特别是担任财政局领导的工作历程,正是一个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以改革促进财政摆脱困境的历程,他认真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推动了财政工作顺利开展。2012年,两当县财政运行十分艰难,财政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财政发展步履维艰,当年1月吕海平同志受命于危难之际,勇挑局长重担。为缓解财政收支压力,培植后续财源,他在以前财源建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集中力量抓项目,切实做到了项目选的准、选的优,实现了“规划一批发展项目,包装一批储备项目,抓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推进一批重大前期项目,实施一批招商引资项目”的目标。为了加快收入进度,确保财税均衡入库。他将收入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层层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并实行严格的督促考核机制。对财政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增强预算“刚性”,坚持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确保预算公开、公平、公正。硬化预算约束,基本支出按平均进度拨付,项目支出按财政收入进度和项目实施进度核拨;制定《两当县政府采购工作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增强采购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14年,完成政府采购项目36个,预算价2050.92万元,中标价1757.99万元,节约292.93万元,节约率14.28%。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严格会计核算与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坚决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财政资金流失,杜绝铺张浪费、重复建设等现象的发生。

他稳步实施财政系列改革,财政管理逐步实现了规范化。通过建立传、帮、带业务指导制度,实行“一对一、一帮一”业务指导,即由原核算中心会计负责对所管理单位账务移交后的会计账务处理和软件操作进行指导,为各预算单位会计人员独立完成业务打牢了基础。2014年,纳入改革预算单位177个(包含14个乡镇及19个基层学区),已开设零余额账户共177个;国库集中支付财政资金3638笔60313万元(其中:直接支付1387笔36507万元,授权支付2251笔23806万元)。申领公务卡单位177个,办理公务卡1013张,其中955张卡已激活并投入使用,通过公务卡办理结算资金34.78万元。并对一级预算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认真清理,对多头开户、收费不规范、支出超标准、固定资产不入账、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等违纪违规问题,及时发送整改通知书,要求存在问题的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取得了显著成效。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管体系,制定出台了《两当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将国有资产经营、转让、租赁等收入纳入规范化管理。根据“六清六查”要求,对全县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职工借用公款、占用公物、公房清理核查。这项工作迅速得以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地确保当年财税任务的圆满完成。

以完善制度、明确职责、理顺流程、控制节点、加强监督为重点,下大气力提高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在财政部内建立并在财政系统推行内部控制制度,防控财政业务及管理中的各类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他是财政系统的优秀“当家人”,接触过吕海平同志的人普遍都有一种感觉,此人很“精”。的确,身为财政局长,他够“精”的,但这种“精”,是精在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上。他说管理出效益。在严格队伍管理、促进干部转变作风方面,他在县里是有名的。他强调财政干部队伍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财政机关,注重全面提高财政干部政治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牢固树立财政服务经济、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大局观念,经常开展勤政廉政和职业道德教育,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他经常要求财政干部要“对上多争取,对外多联系,对下多鼓励,对内多通气”,时刻想着群众,无论财政改革措施的制定,还是财政政策的实施,都要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服务促进改革和管理,在改革和管理中强化服务。连续三年两当县财政局在全县行风评议中名列前茅。他说,制度出效益。以制度来约束人,从管理中出效益始终是他的工作理念。

为了实现财政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吕海平同志先后制定了《两当县财政局党风廉政建设规定》、《两当县财政局局务会议议事规则》、《两当县财政局廉政谈话制度》、《两当县财政局机关效能建设制度》、《两当县财政局印章使用管理制度》、《两当县财政局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实施意见》等制度,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四风”,不断改进学风、会风、文风,切实克服软弱涣散、纪律松弛等问题;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其他党内条规,实行公务用车派车单制度,一律由用车股室(单位)填写派车单,主要领导审签后调派车辆,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公车统一停放在单位;实行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领导干部操办婚礼需提前报告操办时间、地点、宴请人数、标准、车辆数及来源;操办丧事事后报告实际情况;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标准,实行多个股室同用一间办公用房,综合办公,无超标使用现象。实行上班签到、外出告知等45项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约束常态化、长效化;特别是机关工作作风管理制度,经过逐步健全和完善,各股室各岗位职责清晰,目标明确。

吕海平同志带领一班人,真抓实干,辛勤耕耘,两当财政稳步发展、运行良好、硕果累累。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单位,全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财政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文明单位”,连续三年荣获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县税收征管工作先进单位、政府工作部门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一等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项目建设先进单位、资金争取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吕海平本人先后荣获中共甘肃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标兵奖”(陇南市财政系统中唯一一个获此奖项的同志);被中共陇南市委评为全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先进个人,全省财政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杨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