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拓联盟投资有限公司中小企业融资不畅问题在哪


来源:

0 浏览 评论

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国家近期出台了许多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如放宽中小企业贷款额度,下调存贷款准备金率等。但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高、企业和银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致使一些亟需中小企业融资的中小企业仍很难享受到政策的扶持。

1.八成中小企业 依旧在门外徘徊

北京中科亚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定做多肽合成服务以及多肽药物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张文涛告诉《市场报》记者,对中小企业来说,资金瓶颈是其发展壮大过程中始终需要破解的一道难题,虽然国家出台了种种扶持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金融机构也有很多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产品,但这些产品的实际门槛都较高,并非中小企业轻易所能够达到的。她看过北京银行的小巨人中小企业最佳中小企业融资方案后表示,“很多贷款产品我们公司都不符合要求,只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我们能沾点边”。按她的话说,银行也是商业机构,也是要求有回报的,因此“只有中小企业自己活过来了,金融机构才会去救你”。

“本来奥运会前我已经在北京看好了店面,也有一些外国客商订购我们的产品,但是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还是错过了奥运会这个千载难逢的市场机会。”河北博野鬼斧工艺制品厂厂长程晓峰不无遗憾地对《市场报》记者说。由于缺少资金,他的厂子目前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他告诉记者:“当地的金融机构贷不出款,我就跑到北京找银行,可一听说抵押物是河北农村老家的几间老房子,又把我拒绝了。”

不少中小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由于银行可以接受的抵押物十分有限,一般仅包括房产、存单等,但中小企业通常处在发展初期,固定资产有限,即使运营良好也难以提供抵押,可以提供的担保物又往往不符合银行的要求,这将大多数小企业挡在了银行贷款的门外。“担保难”、“抵押难”,成为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贷款路上的一个拦路虎。

2.中小企业 信用制度待完善

银行贷款门槛高,就意味着银行的金融产品不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全国4200多万家中小企业,这么多企业要与金融机构实现完全信息对接,确实并非易事。显然,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可能一一了解所有企业的需求,也不可能设计出针对每一家企业的金融产品。在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很多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信息甚至无法进入金融机构的视野。同时,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信情况也不清楚。另一方面,信息严重不对称也致使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如违约率较高等问题。此外,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中小企业融资知识,对于贷款政策,扶持政策也不甚了解。一些企业负责人向《市场报》记者坦言,不了解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种类及贷款审批流程。导致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无法提交有效资产抵押或合格担保人,使得贷款失败。

长期的信息不对称,也使得金融机构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认为中小企业就是资产质量差、市场信用差,因而过于强调风险防范,缺少增信引导,阻碍了金融创新的积极性。

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构造有效的中小企业信贷信息生产机制,以甄别和控制风险。这就要求在中小企业信贷中需要独特的中小企业融资技术、独特的信息生产和加工技术来解决其风险控制问题。浙江省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他们充分利用政府部门了解企业信息的优势,对全省中小企业的成长性进行了评价并向金融机构推荐。

目前业内的一个共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不是单纯缺少资金,而是缺乏工具和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一方面是资金找不到好的项目和企业,另一方面是需要资金的企业却很难成功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融资难,很大程度上源于金融机构对所承担的贷款风险的顾虑。当前,由于国家尚未建立相关的企业及业主档案,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对有不良行为的经营者进行有效防范。为降低风险,金融机构对所有中小企业贷款一概持审慎态度。致使国有银行也存在一些不利于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办法,例如对贷款审批权上收、不给基层银行以贷款决策权等。

从这个角度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制度, 被认为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以中小企业以往业绩及未来发展为衡量的切入点,制定企业信用评价标准,实施信用工程,对中小企业进行资信评估,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开展信用评价工作,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这既可以减少中小企业失信现象,也方便金融机构信贷过程有据可查、有理可循,从而改变银行为防范风险对中小企业贷款采取的回避态度,使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政策的重点放在支持具有良好发展业绩的企业上,进而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完善的资金支持和金融配套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