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律师杨在明——一杆不知疲倦的笔


来源:

0 浏览 评论

我是一只笔,一只普普通通的钢笔,并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牌。但是我是一只骄傲的钢笔,因为我书写的文字见证了人世间的沧桑,见证了无数成功和失败,更见证了我的主人——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杨在明数十年来将自己奉献给中国法律事业的那份坚持。在拆迁律师这个行业,所有人都称赞我的主人杨在明律师是“中国拆迁律师第一人”,然而我知道,对于这样的好名声杨律却并不在意,用他的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到我与杨律师的情缘,那是一段很长的故事,我也有幸见证了杨律师作为拆迁律师这风风雨雨的数十年。

我的工作时间从来不是固定的,有的时候从第一缕阳光开始工作上一整天,有的时候秉烛达旦到天明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杨律师是一个工作狂,在他的时间表里面仿佛从来没有休息的时间,而我也就从他当律师那一天起这样一直陪伴着他。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情坚持几个月证明他敢于向未知挑战,坚持一年以上证明他走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并有所收获,但将一件事情坚守数十年如一日,这不仅仅是一份责任,更是对于自己近乎偏执的要求。其实我们的工作并不局限于那六尺书台。因为杨律师多年来一直奔波在征地拆迁第一线,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也有幸能够见证这个国家不同地区不一样的风。然而与我不同,杨律毕竟是血肉之躯,数十年的奔走对于杨律师的身体是一个严重的消耗。曾经在严冬中的东北哈尔滨,走在零下三四十度冷风中,也曾在甘肃漫天的风沙中前行,更曾在福建的绵延山区中攀爬,这些看似美丽的风景对于普通人来说却是严苛的考验。但是来自自然的考验没有吓退杨律师,因为他有一个习惯,他要到每一个委托他帮助的老百姓中间去看一看,去跟他们聊一聊,经常身着一身风衣,一根烟,一支笔一个小本子就开始了他的行程,每每走进当地老百姓中间,倾听这些遇到不平等对待的老百姓的故事,谈后用我记录下每一个值得深究的细节,这些看似家常话似的内容往往是杨律师制胜的法宝,记得有一次杨律师因为过度劳累在开庭时候睡着了,等到了他进行答辩时候,大家都为了他捏一把汗,他却像是没有睡一样,将一个又一个证据展现出来,有理有据,让法官连连称奇也让对方无言以对,对于整个案情的把握丝丝入扣,入木三分。正是因为杨律师在庭下整理出来这些海量的资料,才能让他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所有的情况。

很多时候从我笔下记录的是中国城市发展背后的悲哀,一个又一个悲剧历历在目,经历了上万起拆迁案例后,由最初的愤怒到惋惜转变成对杨律师深深的折服,可能从杨律师从业到现在经历了多少拆迁案件他自己都已经记不清了,可是每一个案件的细节我都依稀在目。由于我国民众在法律普及方面远远不如西方国家,尤其是面临拆迁地区的老百姓很多文化水平相对不高,在面临拆迁问题,面对政府和强大的拆迁方往往都采取上访的形式,却很少采取诉讼的方式,这无疑不是我国法律的一种悲哀,曾记得南京287户案件,在找到杨律师进行维权之前已经进行了长达6年的自我维权斗争,双方之间剑拔弩张,采取过堵门,封路,打砸等一系列暴力手段,给社会及周边治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是结果却是两败俱伤。最终杨律师在当地政法系统,法院系统不断地协调、斡旋,并采取沟通、谈判等多种方式下,才使得当事人获得赔偿。而杨律师通过我记录下了自己的反思,我国的拆迁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当他们面临家庭、人生、利益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困难时,甚至不惜性命代价应对拆迁,我们所有的社会人都应该反思,尤其是作为一名拆迁律师,不仅仅要在老百姓出了问题后才给予帮助,更要将法律知识、维权意识、守法观念传达给更多的百姓,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让大家知道面对拆迁不可怕,法律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更有像杨在明律师这样始终奋斗在拆迁第一线的拆迁律师们可以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我深深地感觉到,我和杨律师之间是相通的,杨律师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笔,在拆迁律师行业中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墨水”,为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将中国式拆迁改写成一个新的篇章,然而墨水用完可以再补充,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杨律师也深知人力有时穷,可是每一次当老百姓拿着锦旗,拿着家里的鸡蛋特产来感谢杨律师的时候,杨律师就会默默地翻开本子上的第一页,那是杨律师在宣誓成为律师时的誓言,始终提醒着他要为了百姓的权益,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为了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