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歌:专访《诗遇见歌》制作人李晓东


来源:

0 浏览 评论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技术制作中心、中国民乐数字频道出品的广播音画《诗遇见歌》节目从播出之日起,广受听众好评。其中,《自由的歌》一期更是实现了广播节目走向全媒体的全新尝试。就此,记者采访到了《诗遇见歌》节目的制作人李晓东。请他为我们讲述《诗遇见歌》的诞生与全媒体传播的探索。

(以下是制作人李晓东的采访口述和《自由的歌》中的诗歌评述。)

图1

记者:李老师,我们知道您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非常年轻的一位节目制作人,28岁策划并制作的节目就获得了国际奖,一直以来,您参与创作的节目都以鲜明的时代感、先锋性、文艺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这一次,您是怎么想到要做一档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节目呢?

李晓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台有一档非常经典的名牌节目——《阅读和欣赏》,我入台已经是2008年了,但这个节目在我入台时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也常听文艺广播的前辈提起。在八十年代,听众一直将《阅读和欣赏》奉为不见面的文学老师,而后来的人概括它为“三名”:名人介绍名作,由名播音员播讲。有一些曾经参与过节目录制的老播音艺术家如今已离开了我们,这节目也成了不可复制的经典,成了我国文艺广播的财富和宝库。录制这次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了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先生,他就亲历过《阅读和欣赏》节目的辉煌,所以,《诗遇见歌》这档节目既是一次对经典文艺广播的致敬,也是一次广播人的传承与接力吧。

记者:《阅读和欣赏》是一个时代的经典,您觉得在如今,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这样的内容和形式还会被听众所接受么?

李晓东:的确,如今,媒体环境发生剧变,受众的收听习惯也不同从前,所以,我一直认为,在新的环境下寻求一种新的方式,将“经典”创新重现,一定是当代广播人的一个探索方向。而这个“创新”正是我们最大的难题,怎样的形式才能被当今的受众接受,这是我们媒体人正在做的事情。仅就内容来说,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因为他被时代检验过,不会短短20年的媒体变革就盖过它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那么,以此为原点,我们开始寻找经典的传统文化,找一个经典文化之源,在此我还要特别提到《诗遇见歌》节目的撰稿刘滴川,一位青年诗人、艺评人。我们是北大艺术硕士的同学,我是制片管理方向,他是创意写作方向,因为很偶然的机会,我们聊起了诗歌,于是开始策划这样一档节目,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经历过很多次的创意突破与自我否定,最终提出了“诗与歌的相遇”这一想法,基于此,才有了后边的一切。

记者:这是您和刘滴川的第一次合作?在书中有一段文字说你们性格反差很大,那这种合作又是怎么促成的?

李晓东:是第一次合作,合作的非常愉快,可能正因为我们的成长经历、性格、兴趣点、专业方向都不太一样,反而形成一种互补,恰恰能给彼此激发很多的新的创意。我想那合作的根基究竟是什么?可能因为我们都是生长于北京的85后,时代和地域的记忆都差不多。也许10多年前,也许就在北京的后海边上,也许我俩都曾坐再过同一个长椅上,虽然不是同时,虽然我在弹琴,他在吟诗,但时空的记忆总是相同。现在我们正在创作一个新的节目《藏也藏不住》,也是基于全媒体的“经典文化的当代讲述”,预计今年底开播,是与《诗遇见歌》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记者:《诗遇见歌》虽然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但它在呈现上却非常当代,我们了解到,它的听众中,有很多的70后、80后,甚至是90后,那您是怎样定位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的新媒体节目的呢?

李晓东:作为致敬之作,《诗遇见歌》保留了《阅读和经典》中“名人、名作、名播音员”这“三名”的要素,我把我们在节目形式上的探索定位为“三新”,也就是:新作品、新人物、新形式。有听众耳熟能详的新时代音乐作品、当代诗歌,有更贴近当代人生活的新的故事,以及适应于全媒体传播的新节目形式。这不只是多开几个平台、开个微信公众号,而是从从内容创作开始就以全媒体思维去考虑问题。多平台是会考虑的,比如我们的节目也改编整理了文字,出版了图书《大国有学》。但回归到内容本身的全媒体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自由之歌》是《诗遇见歌》的第一集,为什么会选择它作为第一集播出呢?我们知道,这集节目不仅有音频,还有视频,这是广播节目全新的尝试。可是,为什么后来的节目没有坚持下去呢?

李晓东:选择《自由之歌》作为开播的第一集原因是这集中的“歌”,也就是老上海第一代歌后、影后周璇,他是一个时代的音乐符号,而显然,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影响力同样很大,选择它们,更容易引发听众的共鸣。《诗遇见歌》是一档全媒体音频节目,音频是介质,而全媒体才是它的外化和传播方式。《诗遇见歌》是以广播走进全媒体时代为创作背景的,所以我们希望做这方面的探索,希望做不仅能听,而且能看、能读的广播。当然,也有听众的反馈加上我们自身的总结得出,虽然全媒体是一个方向,但广播节目的全媒体传播还是要以声音为本源地艺术表达,以听觉为起点地生发创意,尊重听众的收听习惯,毕竟,我们的初衷时做一档音频节目,这才是我作为一个广播人的初心。

记者:《诗遇见歌》还会继续做下去么?未来还有什么新的计划?

李晓东:只要条件允许,这个节目我们希望坚持一直做下去,为了一份责任,和一点希望。但就节目创作本身来说,绝不会是一味地“复制”,我们计划明年初《诗遇见歌》的第二季开播。从内容来看,我们的出发点、立足点不会变,还是“经典文化的当代讲述与传播”,还是音频介质的全媒体节目,但切入点可能会有所调整,具体的节目编排可能会更主动适应当下的媒体环境、更贴近受众的接受习惯。

个人简介:

李晓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制作人、主持人,媒体策划人。全国广播“金鹿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及伊朗国际广播节获奖者。广播音画《诗遇见歌》制作人、主持人。《藏也藏不住》制作人、主持人。

李晓东,北京东城区人,生长于北京。2008年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8岁时,作为策划人获得个人第一个广播类国际奖,翌年获全国广播“金鹿奖”。参与创作的节目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及国际奖项。2010年、2013年两度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民歌榜》揭晓盛典执行导演。2013年客串出演由刘进导演,张译、海清主演电视剧《抹布女也有春天》。2015年策划广播音画《诗遇见歌》并担任制作人、主持人。执行编著《大国有学-全媒体时代国学的三个维度》(中国文史出版社)一书。同年策划对谈脱口秀《藏也藏不住》并担任制作人、主持人。2015年为刘滴川所著的《咕噜咦的猫国法典》一书担任全媒体策划。

猫国法典封面

广播音画《诗遇见歌》

(节目可通过各大网络电台收听)

自由的歌

您刚刚听到的这首歌名叫《月圆花好》。1940年,随着电影《西厢记》的热播,周璇清丽婉转的嗓音穿越隆隆的炮火,把这支月圆画好的美梦唱响神州,成为了老上海又一段经久不衰的招牌旋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70多年后的今天,当优雅的歌声再次响起,情歌里的恋人痴心依旧,可是还会有谁记得情歌外的那段佳话,遥想当年上海滩上那脍炙人口的天使与爱情。

这是来自周璇的成名作《马路天使》中的一段录音。在《马路天使》中,周璇扮演了被骗到上海的小女孩小红,并且演唱了她的成名作《天涯歌女》。而在生活中,周璇也有着和戏中人小红相似的人生经历,甚至她的名字,也曾经叫做“小红”。1932年,12岁的周小红走进了上海常德路上的明月歌剧社,这个长相甜美,嗓音更甜美的小姑娘很快引得了作曲家严华的青睐。在严华的指导下,小红学会了识谱和弹琴,并且很快成为了明月社里的“金嗓子”。一次,在演出抗日歌舞剧《野玫瑰》的时候,由于小红领唱的《民族之光》点燃了观众的激情,高涨沸腾的现场气氛竟致演员们前后谢幕三次。从此,小红便以《民族之光》的歌词“团结起来抗日救亡,要与敌人周璇于沙场之上”中“周旋”两字的字音给自己改了新的名字。从那时起,人们发现,十里洋场、异彩流光的大上海多了一个甜美的声音,她就是周璇;也同样是从那时起,人们发现,豆蔻初开、才华横溢的周璇身后,站着一个老师、一个哥哥和一个恋人,他就是严华。于是,天使般的音色如同九月风,便有了“浮云散,明月照人来”;诗人般的旋律化作蜂儿蜜,才换来“柔情蜜意满人间”。

1938年,那个夏日丰满的国度里,周璇与严华结婚了。

天上双飞的不是比翼鸟,而是江南蝶。我从江北来,你从江南来,双双对对的江南蝶飞越故乡的泥土、他乡的枝头,飞越在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向前的1930年代。于是,在周璇的歌声中,仙乐飘飘的大上海变成了胡蝶的花园和爱情的乐土。我们都知道,这令人艳羡的仙境似曾相识,那正是欧阳修的小园,“梦江南”。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虽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欧阳修《梦江南》

当周璇的歌声划过留声机的磁头与唱针在空中飘扬,我们仿佛成为了置身于悠扬旋律中的一粒尘埃,邂逅于十里洋场一张又一张鲜活激情的东风面,畅饮在百乐门里一场又一场市民狂欢的夜未眠。显而易见,黑胶唱片中“化蝶”的爱情已不再是欧阳修笔下吮蜜的蜂与轻薄的蝶,那些传统文人眼中矫揉造作的鸣虫成为了鸳鸯蝴蝶的市民意向,它们代言着自由的爱情和爱情所赋予的人本高贵。当有着甜美嗓音的孤儿周小红成为了风靡全国的大明星,当广播报纸争相报道大明星夫妇在聚光灯外的寻常生活:上海,一座都市的繁华与文明便化成了一双比翼齐飞的江南蝶,一对浓亲蜜意的痴儿女,他们是周璇和严华,他们是千千万万的周璇和严华,他们飞越了那个造梦的时代,飞越了那座沦陷的孤岛,成就了身在孤岛、向往家国的市民谱写的自由的歌。

绣绷上的鸳鸯,逃难路上的长江,午夜梦回的爹娘与故乡,保卫家国的情郎与长城内外的孟姜……当“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的靡靡之音远去,当“汉家山东二百州,青是烽烟白是骨”的炮火声也远去,摩挲着发黄的诗集,摇动着外婆的留声机,当岁月的长河奔流过那个被烽烟终结的1930年代,甜美的少女远去了,耳边回荡的流水叮咚声中,难忘的,总是那座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徐志摩的诗与周璇的歌,百啭千声的旋律与康河的水成为了回溯往昔的轻舟与归途,当……

策划:权胜、钱琳琳、徐冰

制作人:李晓东

撰稿:刘滴川

主持人:章yy

诗词诵读:月媚,钟诚

录制合成:杨琛

情景再现:王丽桦,赵岭

新媒体制作:夏文

编辑:夏文、傅波尔

责任编辑:颜涛、柳欣

监制:刘磊、赵永礼

诗词:《望江南•江南蝶》-欧阳修,《再别康桥》-徐志摩

音乐:演唱:周璇

《月圆花好》-词:范烟,曲:严华;

《蝴蝶飞》-词:漫影,曲:李厚襄;

《四季歌》-词:田汉,曲:贺绿汀;

出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技术制作中心、中国民乐数字频道

联合制作播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节目中心、中国之声新媒体、都市之声、中国广播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