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收藏也融合


来源:

0 浏览 评论

说到媒体融合,无论你是不是搞媒体的,基本都快听滥了!就如同说到超级大IP,无论你是不是搞文化创意产业的,哪怕你就看过一部电影《鬼吹灯》基本也能聊上几句。啥叫媒体融合?报社干网站的事?广播做电视的活儿?电视打起移动端的主意?全因为IT公司想把所有的活都自己揽了。那别人能干么?于是媒体融合、新媒体思维就成了一个人揽八件事,花八分之一的精力干着八分之七的活。

问:干的好么?答:有好的,少!

问:不好咋办?答:没事,起码干了!

说到媒体融合,2015年10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节目中心编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大国有学》与读者和听众见面。这被视为是中央台国学节目三个维度的一次全面梳理,也是媒体融合产物中的一个类别,即:图书!

图:《大国有学-全媒体时代国学的三个维度》图书

该书执行主编李晓东是书中两个章节的代表节目《诗遇见歌》和《藏也藏不住》的制作人、主持人,在图书出版当日他通过自媒体推介新书和节目并配文:“别人搞媒体融合都是怎么新怎么搞,我们往回搞,搞什么搞?”而说到这本书,就不得不说构成这本书三个维度的三挡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5年推出了一个精品创新文艺节目《诗遇见歌》,这是文艺国学的代表。节目云集了众多广播届的“大腕儿”,从策划到演播、从制作到推广,基本上都是中央台的一线文艺精英力量。节目通过三套调频广播、一套数字广播、四个移动客户端、两个微信号同时推出,虽说作为一档有些“曲高和寡”的经典文化类节目,也取得了一定的影响,但主要还停留在业内,在全社会范围内影响有限。《诗遇见歌》是节目制作人、主持人李晓东与节目撰稿人刘滴川的首次合作,用他们的话说这是一档为情怀而做的节目,同时也是一档被赋予国家电台文化传承责任的节目。即便不能在大众文化范畴内迅速产生很大影响,也是必须要坚持做下去的。据悉,《诗遇见歌》的第二季“归来吧,诗经”已经在筹备之中。

那话说回来,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怎样的节目是抛开所谓的情怀与责任,对于李晓东这个年轻的节目制作人而言最想做的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有趣且有营养”。在旁人看来,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存在,就像在《大国有学》这本书第三章《藏也藏不住》中的第一篇文字的标题:气质分裂不等于精神分裂。这明明是一种矛盾,却被他用“气质”与“精神”分开对待。气质是由内而外给受众的一种感受,而精神是深植于创作者内心的信念。在李晓东看来,娱乐与国学是可以共存的,看似高深而遥远的传统文化也可以用一种流行的、符合当代受众接受习惯的方式表现出来,并被大众所接受。直到《藏也藏不住》这档广播节目正式开播,这种说法似乎得到了一个具体的诠释与解读。

《藏也藏不住》是一档小型对谈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是李晓东和刘滴川,两个85后,一个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制作人、策划人,一个是从小生长于古玩行的艺评人、青年作家。节目以活在艺术史和当下两个维度中的艺术品和收藏品为切入点,主持人轻松、诙谐的发散对谈,讲历史故事、聊传统文化、谈时代话题。将传统国学从收藏说起,并毫不生硬地包裹在流行文化的包装纸中。风格轻松、形式活泼。

图1

《诗遇见歌》、《藏也藏不住》制作人、主持人李晓东

对于这档节目的策划与推出,制作人、主持人李晓东表示:《藏也藏不住》立足传统文化,试图以当代娱乐精神呈现古典主义的严肃国学,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在飞速变化的媒体环境中,实现“经典文化与流行思想”的对谈,让传统文化不显枯燥、不再遥远,让“国学”落地、一元多用,并从内容、渠道两方面主动寻求创新的创作和创新的传播,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用户的接受习惯。

这些想法与做法似乎为传统媒体的创新提供了多一种可能,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提供了多一种方式。而其效果如何?其在当代文化环境的适应性如何,还需要最终的影响力数据来说话。

据悉,《藏也藏不住》已于2015年11月28日开播,每周六、日更新,喜欢收藏或喜欢历史、文化类脱口秀的朋友可以下载蜻蜓FM客户端收听。节目组会定期组织听友互动,参与活动还有好礼相送。详情可以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藏也藏不住”。

此外,李晓东和刘滴川首度合作的节目《诗遇见歌》已经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档精品文艺类品牌节目,该节目的第二季“归来吧,诗经”也将在2016年春节期间与听众朋友们见面。而由刘滴川创作、李晓东出任全媒体策划的图书《咕噜咦的猫国法典》已经出版发行,其同名广播节目也即将登陆蜻蜓FM。在新的一年中,这两档节目也将和《藏也藏不住》一起为听众朋友们送上风格截然不同的听觉盛宴。

猫国法典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