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憧憬着理想中的美好生活,等来的却是现实的残酷。《半醒》通过主人公雷佳的生活经历来描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社会与人性的碰撞。在面对这种差距之时该如何去抉择。放弃还是坚持。在书中,主人公雷佳选择了坚持,依然对理想的生活充满希望。《半醒》像是一盏矗立在人生必经路上的灯,指引当下年轻人该如何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
本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发行,北京博仲兴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新华出书网出品。借用陈忠实先生对本书的评价中的一句话“作者用独特的视角描述了真实的社会和真实的人性,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深思”。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半醒/张林键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5.12
ISBN978-7-5402-3720-2
Ⅰ.①半…Ⅱ.①张…Ⅲ.①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Ⅳ.①I247.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11567号
中文名
半醒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
张林键
出版时间
2016年1月
ISBN
978-7-5402-3720-2
装帧
平装
类别
长篇小说
开本
720*10201/16
页数
321
CIP数据核字
(2016)第011567号
定价
39.00
印次
2016年1月第1次印刷
序
一步之遥: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近五年的艰难困苦与最终的血色烂漫,青春的花园里,太阳和月亮何以同时变得如此惨淡,又如此灿烂?一步之遥,在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他用青春岁月的矢志不渝迈开脚步,用孑然独行的身影,追逐他从来不愿放弃的理想。在他的笔下,主人公雷佳在半醒之中,怀揣炽热的梦想,又能走多远?迷失在现实的身影,将归依何处?
看着摆在案头的一叠厚厚的书稿,掩卷沉思,我亦如作者般感慨青春无悔。
张林键同学是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专业2012级学生,也是我的学生。因其对文字的挚爱,特别是对小说的钻研,我开始关注这个怀着远大志向的文学青年。他新近出版的小说《半醒》是其传统文学题材类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更是其从开始准备到最后定稿历经近五年时间、几易其稿的心血之作。阅读过他的创作随笔《困顿在时光里的字》与目睹过他因创作而呈现出的郁结不化的复杂神情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青年是怎样将自己的思考投影在文字之中并折射出整个青年时代的困顿,他试图以主人公的意识和角度剖析出如他这般追梦的青年在如今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状况。
面对日益纷杂的社会,置身于物欲横流的年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雷佳,饱含着对未知领域的新奇与充沛的激情,高喊一声:“这世界,我来了……”一段音乐,此刻变得异常激昂,好似半醒的眠客冲进了朝阳,然而主人公雷佳却冲刺到了古都京兆。在这个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之中,出人头地的梦想看起来并不比古都的历史更加久远,雷佳在短暂的生命间隔中完成了自我角色的
转变。
初至京兆,小说主人公雷佳并未一味沉迷于此,而是几经辗转,最终为自己谋得一份看起来还不错的工作:在“水云人间”做服务员。他抬头看了看,写着“水云人间”的一个风致典雅的招牌挂在门上,雷佳忽然觉得这个招牌给炎热的城市平添了几缕清凉。雷佳怀着“莫名的兴奋”毅然置身于行色匆匆的人物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他在繁复的社会之网中穿入一根梦想之线。当他一步一步深入网线中心时,他碰到了一个又一个难以解开的结,像芳草地,又像伪装精美的陷阱。总之,他不可避免地走了过去。
主人公雷佳看到了招牌的变化,“经过几个小时的忙活,原来的‘水云人间’招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逸豪会所’!”不过,雷佳并不知道,这招牌是在何时变的。盛夏的京兆,在迷雾中的烈日下,时而清爽宜人,时而阴沉逼仄;时而令人激动,时而令人烦闷。然而,手里紧握风筝丝线的少年“站在梦想最开始的地方,身上披着银白色的甲胄”(《半醒》主人公日记)。追逐风筝的倔强少年不畏这样模糊的航线,“因为已经站在了梦想开始的地方”(同上)。
书中人物梦姐的出现,使他从毛头少年暮然成为男人,却也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这既是主人公雷佳初涉社会面临的第一次有预谋的诱惑,也折射出他心里微妙甚至更大层面上的变化,即由于初出茅庐,幼小的心灵因为这有预谋的诱惑和急速的变化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雷佳自以为能够抵御诱惑的“强大心灵”却被无形的预谋不知不觉地带了进去,尔后的羞愧、悔恨将会成为他心理转变的又一个“堆叠式”因素。望着“八十八块八毛钱”的红包,雷佳在极度自责之中无可奈何地接受了现实。但正是因为他刚开始对现实境况的一味妥协,才使得他后来变成了连他自己也不认识的样子。
经过冷静后的挣扎和挣扎后的冷静,雷佳陷入了漫长的思考之中,渐趋于人生思辨的“边缘”境地:“忽然之间发现,许多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当初对社会的种种幻想,早已在这残酷的现实中被打击得支离破碎。甚至,就连那一腔热血,也变得连自己也看不透彻。有时候我还是难以接受我在会所工作的事实,因此不敢想象……但是我相信,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用并值得的!”(《半醒》主人公日记。)
紧接着雷佳又面临更加艰难的抉择,高考成绩出来了,他出乎意料地考上了。考试成绩被长期忽略,源于雷佳一直以来无所谓的态度以及与他多年以来对学校生活的厌恶,但此刻,当他回想起关于成绩的种种,包括自己与父母的付出,再加上最近以来所遭遇的事,成绩从未变得让人心烦,莫名的、虚无的,然而此时的他特别想知道成绩,却依然装作无所谓的样子。面对具体的更深层次的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重新设想与规划,使本来已经趋于明显的道路被突如其来的高考成绩打乱,又重新陷入混乱的状态。最后在无法摆脱的现实诱惑下,在他个人难以逃脱的人性桎梏中,他执拗地选择了一条异想天开的人生之路。梦姐给了他希望又给了他失望,雷佳此刻对梦姐是又爱又恨了。雷佳睡在床上,又一次燃着烟,拿出笔记本写道:
不管我的决定,在大家看来是否愚蠢。
不管我的做法,在旁人看来是否幼稚。
我只是坚信我自己,有适合自己走的路。
我只是坚信我的路,有异于别人的风景。
或许它坎坷、曲折、满是荆棘。
或许它平坦、通畅、阳光明媚。
这些,丝毫都不能影响,我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我不能再握着地图,却追随大众的洪流。
生为人子,我怎能将父母的白发忽视?
生为男儿,我怎能让内心的理想搁浅?
生在人世,我怎能将世间的繁华遗忘?
我想要的,就是为父母挡住时光的冲刷。
为理想找到栖居的殿堂。
仅此而已。
——《半醒》主人公日记
慌乱中的雷佳幼稚地对梦姐进行金钱观的错误考察,他对梦姐是心存某种侥幸心理的,他以为他如今的遭遇和困境梦姐是不会置之不理的,对于曾喜欢过的梦姐,他是有所期待的。而最后,雷佳却看到了冷漠,一种愈加明显的被利用后的冷漠,开始被雷佳意识到。于是雷佳开始泄气,对不上大学,对他之前的豪言壮语和理想有所怀疑了。正当他不知如何选择时,“机遇”又来了,而他面对的却是又一种“预谋”。
顽强的少年,在剧烈变化的生活中痛苦挣扎、思考,尔后重新抉择。作者以直入式和侧描式的手法将雷佳的心路历程做了一次细致、具体而系统的梳理和描写,呈现出一段曲折的成长轨迹。全书的结尾归结于“朝阳”一章,并最终以少年的思想觉醒和意识消散为结局,应有深意,似乎印证着“这世界,我来了……”少年来到了怎样的世界?又终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令人感觉压抑并留有悬念的结尾之中,作者对于人心的把控更是精巧。主人公雷佳在危难来临时不计后果地冲上前去营救梦姐——这个他在前一刻还极为厌恶的女人。他虽在初入社会的整个过程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欺辱和压迫,但是他在最后所体现出来的善良正义的本质,是对人性最有力的弘扬。包括梦姐最后那一声充满了悲戚的哭声,令人意外,也令人动容!意识的消散并不是雷佳人生道路的中止,而是在昭示着他的新生,就像黎明时的朝阳要冲破黑暗的牢笼洒向大地。或许人生的路途正如作者所表述的这样,困苦与艰难之中也不能失去希望,压抑的背后总会有振奋人心的力量。
从书中的字里行间看,小说融汇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念,同时借书中人物之语隐含了他自己的某些思想和态度。这样一部小说,渴望关注青年命运与生存状态的意识,文可见之。小说的语言真诚朴实,自然流畅,亦可见其精心构造之意与寄寓相托之情。文章中间或有诗与日记出现,困顿时的挣扎,抒情时的恣肆,总的来说却还有节有度,亦可见其创作的苦心。
而观之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他借用主人公雷佳在半醒之间的迷茫与困顿表达,在文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却都过着卑微的生活。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儿?”我想,文中的雷佳如此,写文章的作者也是如此,正在奋斗的所有青年亦是如此。作者这种由己感悟进而关照社会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昭然若揭,不期结果与效果如何,这都可以算作是自我生命中的一次庄重洗礼。在这个网络小说盛行、劣质小说滥竽充数的时代,当神魔小说、修仙小说与穿越小说充斥文化市场时,仍然有一部分文学青年在坚持着传统文学的使命,又不乏现代意识的考量,这是可幸的。林键便是这样的文学青年,他在短短的几年大学时光里,不仅仅完成了两部对年轻人而言堪称马拉松式的长篇小说,更是在各大期刊陆续发表文学作品多篇,累计已达上百万字。现在的青年,稍微摆脱了身体上和基础物质上的危机,却又赶上残酷的社会竞争和信仰缺失,媒体的日益完善与发达造成了信息的泛滥,加之于青年的心理,便是越来越大的困惑与迷茫,有太多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与挣扎。而作者借用这近五年创作的过程,坚定笃行,在本应最困顿的年轻时期努力尝试着思想与经济的独立,令人欣慰!
理想与现实之间,有时就一步之遥,而人却要耗其一生去追逐,这是人的幸运,也是人的悲哀。一步之遥,隔着无数诱惑与机遇,面对左边的和右边的路,将做何抉择?有人怯懦不前,有人坚忍不拔,选择了的路,其实无所谓对错,只是要明了自己的追求到底是什么。这样的过程,注定是艰苦异常,却是可以苦尽甘来的。
作为青年文学创作者,作者在对社会环境把握上都还需要精进,作品所反映的主题还可以更为广大与深刻,小说中的部分人物塑造还不够圆满,稍显单薄。但是作为后来者,这些都可成为其发展的空间,毕竟完成了,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这就是好的。甚至可以说,他不仅完成了这部作品,更是在过程中进行着对自身的塑造和洗礼。更何况,他是在如此真真切切地关照着青年的现实与理想,试图用自己笔下的文字,来帮助那些尚且处在迷茫与困顿中的半梦半醒的年轻人走出迷雾,这是难能可贵的。
一步之遥,很多青年都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之间,作者也是如此。他用自己在青春岁月进行长篇小说创作过程中的煎熬与困顿,试图探索出可以由已有现实迈向实现理想的路径。而他自身,更是用这近五年艰难困苦的创作过程与奋斗历程,尝试着迈出脚步,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读《半醒》,唯愿所有的人都可以在朝阳中起航,愿所有的人都不弃于自己选择的征程,愿所有的人都能够脱离梦境的迷茫,脚踏实地,笃定地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毕竟,理想无罪,唯愿青春无悔。
是为序。
延安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硕士生导师吕达
序《一步之遥: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吕达
第一部分
“这世界,我来了……”一段激昂的音乐,透过耳机隐隐散发了出来。坐在客车上的少年双眼迷离,略显稚嫩的脸上流露出了他内心的激动,看着窗外仿佛就在不远处上升着的飞机,雷佳痴了。
第一章 进城 002
第二章 挣扎 020
第三章 世故 035
第四章 追求 049
第五章 孤独 063
第六章 诱惑 074
第二部分
雷佳十指插进浓密的黑发之中,他双眼呆滞地看着自己赤裸的身体,感觉正在做一件罪孽深重的事情。“难道是自己变了吗?”他这样想道。进了社会以来,他第一次对自身产生了质疑。
第七章 会所 086
第八章 夜晚 097
第九章 红包 107
第十章 边缘 119
第十一章 谣言 131
第十二章 黑暗 143
第三部分
这些话听起来是训斥,但在雷佳的耳中无疑是一记狠狠的耳光,扇在他的脸上让他感觉到了火辣辣地疼。他感觉到疼,是因为卞流生说出了让他感觉到疼的事实。没错,他现在只是一个服务员,是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打工仔。像他这样的人,要想成功,谈何容易!
第十三章 酒桌 156
第十四章 叹息 167
第十五章 成绩 178
第十六章 愤怒 194
第十七章 失足 204
第十八章 冷漠 216
第四部分
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工作机会,雷佳的心中一时间竟然没有任何激动与喜悦,他跳出了颓丧和迷茫的樊笼,用一种极为平和的心态接受了这次生活的馈赠。他也不会去想,生活对他的安排,是不是出于怜悯。
第十九章 机遇 228
第二十章 离去 241
第二十一章 落魄 252
第二十二章 恍惚 263
第二十三章 悲愤 273
第二十四章 朝阳 287
后 记
后 记
困顿在时光里的字
——《半醒》创作随笔
(一)
直到现在,每当我想起这几年来的写作生活,心中都会泛出无限复杂的苦涩。它好像经历了无数的岁月,被蒙上了厚厚一层灰尘,在脑海中变成了斑驳的颜色。不过我还能清楚地记起,在这上千个日日夜夜中,我所有的痛苦和困顿。它们像是黑暗中的梦魇,每时每刻都紧紧依附在我心底最深的地方,每当我想起的时候就刺痛我一下。
那些所有因为焦虑而在失眠中挣扎的夜晚,几乎让我陷入了纯粹的渺茫之中,脑中盘桓的总是那个被时间的尘土埋盖得很深很远的一个童年岁月的梦。
我经常会想起十二岁那年,我在六年级的课堂上写出了人生中的第一篇小说。现在想想,当时那种喜悦之情还如同昨日的温存,虽然已经在岁月的洗刷中失去了本该有的欢呼雀跃,但依旧如春风般延绵不绝。不过,当第二篇小说正着手开始写的时候,却受到了老师的严厉警告。那个下午,我独自背着书包颓丧地走出校门。直至今日,我还能深刻地回忆起当时心中的委屈和羞愤。而那以后,我就失去了所有写下去的激情,空荡荡的脑海中只剩下年轻时羞于说出口的理想。那种理想,是一棵没有根的参天大树,它枝繁叶茂,但却悬在空中,既不需要水,也不需要阳光。
年轻时候的理想、梦想、幻想甚至妄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而这种带着玫瑰色光环的翅膀,大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转换变得无影无踪。幻想容易,但是做起来却需要太多的勇气。我始终也忘不掉,在三年前高考结束之后,我独自站在繁华的城市街头,看到了令我感觉触目惊心的场景后,头脑中第一次萌生了写这本书的想法。那时我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路一片迷茫。
在当时来说,这算是一时激动所引发的妄想吧!妄想容易,决断却不容易,我没有勇气去做这件事情,这等于是在平凡的生活之中堆积起一座妄想中巍峨的大山。这个想法出现之后,一直氤氲在我的脑海里,但是我却迟迟不敢下决心去完成这件事情。我犹豫、踌躇,甚至不安。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就连我自己,也为这个想法的出现而感到可笑。对一个连高中都没有考上,好不容易托关系才上了高中并且不学无术的差等生来说,这样的想法只是在向世界撒一个能把所有人逗得捧腹大笑的谎言。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过自己,究竟能不能将它实现?但是当时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没有底气、也没有勇气回答这个问题,直到最后,我选择了放弃。
命运总会跟人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当我如坐针毡地坐到复读的教室中时,那个已经消散的想法又像是幽灵一样从我的脑中飞出。我能感受到它一口一口地吃掉了我身上的浮躁,而慢慢壮大了自己,不断地扰乱着我。最终,在一节无聊透顶的语文课上,我竟然鬼使神差一般,下定决心要完成它!
之所以有勇气去完成这件事情,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无法忍受坐在教室里的煎熬,准备给自己找一件能够打发时间的事情。但是最重要的,是因为整部小说的人物原型和大概思想已经在我脑海中有了最初的想法。那年暑假,我在西安玉祥门外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当保安,酒店旁边就是一个类似于小说中“逸豪会所”一样的场所。它的存在令初入社会的我感到了震惊和不可思议。我还记得有一天,当我在酒店门口站岗值班的时候,在下午四五点的时候看到一对夫妇从酒店门口路过。男人的怀里抱着他们半岁的孩子,孩子的眼眸如星辰般闪亮,女人拉着一条哈士奇幼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令人无比羡慕。但是随着夜幕降临,城市中的霓虹亮起,我却亲眼目睹那个男人迈着从容的步伐走进了不远处的地下会所。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震撼和打击是巨大的,就是在那时候,我的头脑中第一次萌生了将这些社会上真实存在的现象写下来的想法,想要用自己的笔,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写下来。不去回避任何社会上存在的丑恶现象,也不去回避任何敏感的话题,更不会因为年龄尚小而不负责任地对某些边缘群体进行选择性忽视。我当时还无法具体地知道我将要写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将会塑造出哪些人物,但是我知道我将会在我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客观、全面和真实地去描写这个社会上令人匪夷所思的一些事情。
在酒店当保安的一个多月里,我认识了一个在地下会所里做服务生的同龄人,他来自陕南秦岭深处的一个镇子,也是刚刚结束高考。他的身上有着令我动容的质朴和纯真,在与他的接触和交谈中,我不仅对会所里发生的事情有了一些了解,更在他身上看到了令我感觉震撼和不可思议的变化。但我却是怀着深深的同情来读他身上的这种变化的,从原本的质朴和纯真,被他所处的环境改变得连他也开始不认识自己。我用了很长的时间去深入了解他,汲取他的人物原型来塑造故事的主人公雷佳。而他所为我描述的各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也成为了我后来构思小说情节时的素材来源。虽然我不确定他所讲述的这些事情是否夹杂着他个人的想象和臆造,甚至我在当时因为难以接受也怀疑过他所讲述事情的真实性,但是我也深深地怀疑过我们所身处的这个社会,自从看到那个男人从容地迈进了地下会所的时候开始。
对于这个认识时间不长但却在当时进行过深交,尔后又失去了联络的朋友,我的心里是非常过意不去的。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朋友在单枪匹马与整个社会抗争后,沦落到以惨败而告终,最终一蹶不振的境地。而我自己,则是汲取我后来的一些思考和所形成的认知,在小说中以林城的身份站在读者面前。
在复读的那一年时间里,我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构思和人物原型的挖掘中。我让自己孤独下来,甚至刻意不去结交新的朋友,虽然明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却只能这么做。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到处都充斥着令人无法抗拒的无奈。
那一年里,所有可以不用来学习的时间都被我压榨了出来,一砖一瓦地砌起整个故事的框架。记忆最深的,还是每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冬日里的寒风在房间里留下了阴森寒冷的空气,在室友的鼾声中,我都会伴随着心中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执念,在自己的思想中苦苦编织着每一个人物和故事之间的网,将它们串联起来。凌晨一点是我完成一天工作的时候,每到这个时侯我都会不顾及室外的寒冷,跑出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北方冬天阴冷干燥的空气,在那个时候能起到沁人心脾的作用。看着整个院子里所有的窗户都早已经变得黑暗,总会不自觉地叹息,孤独总叫人感到无以名状的悲伤,而这种忧伤有时候回忆起来却是美丽的。那时候虽然孤独,精神却不会是纯粹的空白和空虚,脑海里面时时刻刻都在勾勒着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面所有的大欢乐或者大悲痛,都会从这孤独中迸发出来。有时候,自己的动静会扰了房东家小狗的清静,寂寥的夜空往往会被一声突兀的犬吠所打破,这时候我总要狼狈地钻回宿舍,以让它能尽可能快地安静下来。我的动静被院子里的其他人察觉了,所以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说我是一个非常刻苦的学生,每天晚上学习到凌晨一点多。
稀里糊涂的,我成了周围几个来陪读母亲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对于这种传闻,我总会感到可笑,因为我并没有晚上学习的习惯。正是那么多清寂的夜晚,从一个人,到一件事,再到整个故事的脉络都逐步地出现在了我的脑中。过程是极为烦琐和复杂的,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在寒冷的冬夜中我所做的无数个梦,在构思工作陷入到无法再往前的桎梏中时,它们的出现无疑是一道亮光,照亮了前面被重重迷雾遮挡住的路。在梦里,我构思的所有人物和场景,几乎都轮流出现过一遍甚至几遍。
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来之后的几天里,我曾试过开始动笔,着手完成这一部在我脑海中酝酿了已经有一年多的作品。但是那几天时间,却将我心中燃烧着的火焰完全浇灭了。挣扎之后,除了两本被乱七八糟的文字写满的草稿本,我没有其他任何收获。如果非要给这几天的挣扎一个交代,那只能是我对自身的清醒认识。我发现自己当时根本没有任何驾驭文字和情节的能力,写出来的东西就像是小学顽童的作文,令人啼笑皆非又自惭形秽。
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毫不留情的打击,原本以为故事情节的所有方面都已经完善,但是通过这件事情,它在我面前就又重新变得千疮百孔。那一夜,我没有合眼,坐在房间的角落里连续抽了十三根烟。偶尔会有几声叹息打破房间里的沉寂,所有的一切,再次恢复到了最原始的状态,我犹豫不决,再次纠结要不要继续走下去。有可能整个过程,只会以虎头蛇尾的形式收场,那无异于向自己的生命开了一个荒唐的玩笑。但是也有可能,就算自己一直坚持到最后,也只会是一场自娱自乐式的演出。不管是写出来的质量还是写作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要是出了一点细小的纰漏,我就是在以整个青春为代价做了一件失败到彻底的事情。
人是有弱点的,一旦经历了现实的打击,就会缺失了重新投入风暴的勇气和决心。当时,我并没有魄力去干一件有可能荒废掉青春的事情,所以犹豫是能够被允许的。但是退缩和放弃,却是坚决要被排斥的。所幸,我最后决定坚持下来,不过却也选择了另外一条更加艰难和漫长的道路。
在刚上大学的时候,为了锻炼自己的文笔和对长篇小说情节发展的驾驭能力,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写一本数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网络小说。这对我来说是一件极其艰巨的事情,但是我却不得不迈过这道坎,如果只是一味躲避过程中的艰辛,可能最后就会是极为惬意的失败。当别人都在好奇地欣赏着大学生活的婀娜多姿和斑斓多彩的时候,我却只是背着键盘和电脑,一个人流连在空无一人的自修室里。我不能像别人一样过着新奇的大学生活,也不能像别人一样,去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将自己封锁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有时候一天下来累得半死,痛痛快快地伸个懒腰成了那时最享受的事情,但就怕连伸个懒腰也会感觉到疲惫。早出晚归,孑然独行,是最能体现当时生活的两个词语。而当时,能做的最奢侈的事情就是每天晚上回宿舍之后,将电脑包扔在床上,然后不顾一切地趴在床板上,一动不动。那时,身体里面仿佛就会有无数清泉在潺潺流淌,它们慢慢冲刷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疲惫,但有时候也会带来新的困扰和焦虑。生活单调而又乏味,虽然仍然身处集体之中,但我在精神上却过着毋庸置疑的孤独生活。人是一个矛盾体,有时候急于投身到孤独中去思考和学习,以至于不顾一切地逃避世俗的热闹。可是一旦长期身处孤境,又感到痛苦和难以忍受。期间,我曾不下于十次用一种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考虑过放弃,并且因为这样的想法也经常陷入到迷茫挣扎的深渊之中,那种精神上的痛苦令人难以忍受,好在每次都在以更加坚定的态度而收场。正是在这样的痛苦之中,整整三个月下来,我完成了五十多万字。这个数字令我欣慰,但这却不是最重要的。我能在自己写文章的时候感受到异于之前的对文字和情节发展的驾驭能力,更能在多次放弃和坚持的挣扎之中,感受到内心深处某种趋于成熟和坚定的轻微变化。在进行了再三的斟酌和理性的思考之后,我当时毅然决定放弃它。毕竟,它只是一个练笔,真正需要完成的艰巨任务还在后面。
有了这次写长篇小说的经验,我就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构思。并用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对它完成了一个不算很彻底的改造。这一个学期的时间,各种各样的书都成了我阅读的对象,因为以前看的书实在太少了,知识储备根本不足以支撑起一部长篇小说的写作要求。
大一就这样匆匆结束,而我也基本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小说的情节在我的心里,就像是一尊已经刻出了基本模型的雕塑。就算忘了儿时的乘法口诀,也不会忘记它的每一个脉络延伸下的细节。
那年暑假,我一个人带着寥寥几百块钱走了很多地方,去了十几个陌生的城市。在异乡繁华的街头,总会找到令人无限惆怅的迷茫感,而这种感觉,正是我所需要的。一个人面对整个城市的那种卑微,那种困顿,和苍白无力,也正是作品中描写主人公时所需要的。一路上,我从未用心看任何风景。在合肥的大街小巷,在南京的玄武湖畔,在上海外滩的街头……我都是在怀着一种潦倒的心情非常认真地去体验,我必须体会这种迷茫和潦倒的感觉。因为在小说中,主人公不止一次在失败后怀着这样的心情浪迹在街头。既然要写出他的心情,我就必须先具备这样的体验。在那些大城市里面匆匆逗留之后,我就打消了去西湖和黄山的计划,我不知道该用怎么样的心情来面对黄山的巍峨和西湖的秀丽。面对美景和孤独这两个不是很融洽的名词,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协调它们,我怕本来应该充满意义的旅程被我用悲伤扰乱。最后就像是一只飞倦了的鸟儿一般,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巢穴之中。本想将这次出行当作开始写作前的盛大开幕式,但是却没有想到,那种急迫的心情就像是催命的小鬼,让我将它断送在半程之中。不过至今想起,我是没有遗憾的,唯有庆幸。
这部小说的准备工作已经进行整整两年了,最后的一项准备工作,是搜集并阅读了以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为代表的书籍和资料,对隐藏在社会底层的那些不为人知的色情行业和边缘群体进行了初步的了解。本来,我对是否要写这种不适合当时年龄的敏感话题进行过再三思考,不仅因为自己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而且也清楚这些东西只是社会上极少存在并且毫无正能量可言的。但后来进行过多次思考和对故事情节的整体衡量之后,我还是决定将其写出来。如果只是一味地对社会上存在的某些敏感话题和黑暗角落进行回避,这样的做法就是对即将准备进行创作的这部作品不负责任。相比于作品中可能会传达出来的负能量,我更不希望看见为了生活而打拼的年轻人,在未来的某一天回首流逝的岁月,突然发现自己曾经的理想已经被风雨淋湿,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我希望通过讲述这个关于雷佳的故事,能够让他们引以为戒,在心中矗立起闪烁着的黄色警灯,警示自己不要走错了人生的方向。
至此,前期所要准备的工作才基本完成。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投身到生活的风暴之中。说是风暴,其实我已经开始期待最后终结的那一刻。当时心中的那种急迫是没有人可以了解的,就像是准备赴身硝烟四起的战场。经历了两年漫长的准备,这场战役终于要打响了。
但是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却完全不是我预想中的样子。
(二)
回到家中,用半个月的时间对全部故事情节做了最后的梳理,确保万无一失之后,就毅然动身赶往延安。
对于延安,现在我的心里面都充斥着无比复杂的情感。这个地方虽然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是我却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厚重的黄土地。还记得,当我刚刚得知被录取到延大的时候,心中的那份苍凉与苦涩。以至于后来孤身前往延安,坐在列车上看着窗外渐渐多起来的土山和窑洞,心里面生出的那一种难以形容的难过和怅惘之情。当时我靠在列车车厢的交接处,一根又一根地抽着烟,我不敢想象,我要在这样一个地方度过四年时间!
但是后来,对这部小说的热情却完美地冲淡了我心中的抱怨。我将所有精力都扑在了它的构思和准备工作中,以至于没有了心思和时间去向命运的安排发泄我心中的不满,一直到最后,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慢慢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之前的那些抱怨和惆怅,也都在心底不了了之。第一次意识到我深深地喜欢上这个地方,正是我急不可耐地准备赶往延安,开始动笔完成这部小说的时候。那时候,竟然觉得延安是一个如此可爱的地方。
是的,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这里虽然没有西安的繁华,但却能够让人安静下来,沉淀下来。而年轻的时候,不正是需要这种沉淀吗?正是在这里,我已经度过了令人永远刻骨铭心的大学时光。
开学第二天,我就坐到了学校的图书馆。但是对着电脑屏幕,却整整一天都在发呆。开头怎么写?这个问题在我脑中旋转了足足有上千遍,我却无力将它解决。一部小说的开头是极为重要的,又是有很多忌讳的,如果从一开始就走偏了,这几年的所有努力也就完蛋了。
对于这种毫无头绪的感觉,我极为懊恼。但是幸运的是,在那个因为焦虑而失眠的夜晚,一道歌声透过遥远的时空传来。是那首当时被人们流传的《爱是你我》,有关爱情的歌曲总能让人们孤独的心灵在黑暗的夜里辗转难眠,但却也会如灵光闪过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启示。
“‘这世界,我来了……’一段激昂的音乐,透过耳机隐隐散发了出来。坐在客车上的少年双眼迷离,略显稚嫩的脸上流露出了他内心的激动,看着窗外仿佛就在不远处上升着的飞机,雷佳痴了。”就这样,一段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开头就在我脑海中闪现了出来。虽然并没有什么新意,但却令我的心情变得像书中的少年一样激动。一本书的开头部分,是忌讳很多东西的,比如场面太过宏大、手法太过做作……
那样的开头,最后难免陷入虎头蛇尾的境地,所以令我感到激动的,正是因为它的普通。只有普通和平淡,才是最接近生活的东西。从第二天起,我就不顾一切地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完全地投入到了写作之中。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带家教和摆地摊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但是它却帮我找到了更多生活素材。尽管在创作和学习之余进行这样的活动让我的生活变得异常忙碌,但是能够在增加生活体验和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帮助三名高三学生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也是一件特别令人开心和满足的事情。或许是心里面的负担太重,感觉这部小说写作的难度要远远大过之前的那部网络小说,每一个词语和句子,都要斟酌半天之后才能在键盘上敲出来。这样一来,写作的速度就大幅度降低了,甚至有的时候,某一部分写得不到位,就必须删掉重写。
而且,随着字数的慢慢增多,另外一个非常现实而且能够称得上当务之急的问题又出现在了面前。之前的两年,自己一直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情节的构思上,但却忽略了对现实中人和事物详尽细致的观察。这种缺陷,让我好几次在思绪正佳的时候不得不停下笔。难得的灵感和浓郁的兴致被打断,人总有捶胸顿足的冲动。
在文学写作上,我受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几名法国作家以及我的同校校友路遥先生的影响较大。在还未动笔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对于我这么一个缺乏生活阅历和人生思考的年轻人来说,写出来的作品难免肤浅庸俗。所以我就必须想尽办法,让自己的作品在某一方面具备足以吸引人眼球的地方。虽然年轻人缺乏关于生活的积累,但也正是因为处于年轻时代,从青年的视角来观察社会和人心就成了我所要专攻的方向。而这样的话,主人公雷佳的心理活动,就必不可少地需要加重笔墨去进行系统描写。也正是这种写作的需求,让我在漫长的时间里无数次徘徊在虚幻与现实之间。雷佳的每一次心理活动描写,都需要我将自身置于情节之中,置于雷佳所面对的现实之中,设身处地去体会和揣测他当时可能出现的所有心理活动。有时候单单一个情节的描写,就要在连续好几天置身于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中去揣测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和感受,那时候总会有一种错觉,好像我跟那个已经断了联系的好友之间似乎还有着某种精神上的交流。这样的写作方法效率极低,而且总会在现实和虚拟之间痛苦挣扎,甚至好几次都让自己感觉陷入了精神分裂的境地。有时候精神恍惚,我早已经分不清虚幻和现实。但是这样的做法和所承受的痛苦,只为了一小段力求真实和生动的心理描述。
整整一个学期,虽然也用尽了所有的课余时间去写,但是最后却只有寥寥几万字。尽管这个数字很不理想,我却为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由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都在自己的构思中挣扎、在键盘和稿纸上游离,我变得越来越沉闷、寡言、甚至呆板。这对我来说是致命的,当我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已经无法去解决,只是徒增苦恼。想着自己的变化,我不知道多少次在难眠的夜晚,睁圆了双眼看着视线无法穿透的黑暗。那种恍惚,真的觉得自己开始像个机器,只知道机械地运动。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变化竟然整整伴随了我一年多时间,在这一年多里,我的生活中是极少有阳光的,脸上也是很少出现笑容的。很多朋友都向我说过,怎么以前那么阳光开朗的一个人,突然就变成了这种模样。对于这种问题,我不好做回答,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回答。整个人变得越来越呆板与深沉,不仅仅给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苦恼,更让我失去了对当时来说异常珍贵的人和物,以及青春时本应活力焕发的岁月。
但是喜忧参半,自从开始进行写作之后,我竟然奇迹般地将烟戒了。这对我来说是极不可思议的,因为从初中开始,我就染上了这个不好的毛病。虽然已经将“戒烟”这个词语说了不下于二十遍,可终究还是无能为力。有时候我也在想,这将表明我注定不会在写作路途上有所建树,那些文学名家,哪个不是嗜烟如命的呢?不过,我对这样的想法却是一笑了之。对于所谓的成就,我更看重这个过程。写东西本就是兴趣使然,是内心中的一种诉求。对这本书,虽然历经了数年的努力,但是我却没有带着任何功利观来审视它。对它的感情单纯而又炽烈。只是想写,便不顾一切地写出来而已。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只希望看着它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更像是一名慈祥的父亲。
当时,亲身体验到写作过程中的不易,我就在潜意识里对自己降低了要求。只要能够写完,我就算完成任务了。也不管最后写得好坏与否,用心就行。当时,最大的动力就是赶紧将它写完。但是我又怕,写完之后干什么呢?
大二寒假的时候,因为专业缘故我进入了陕西日报社实习,但是我并没有把这次实习当成一种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更多的是一次深入社会体验和观察的机会。在内心深处,随着对专业课知识的深入学习和自己心智的日渐成熟,我对新闻这种表现形式开始多多少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国际社会暗流涌动和国内社会局势复杂的时代,新闻行业担负着比以往更加巨大的责任,记者这个行业是非常辛苦并且极为可敬的,但当时社会上却存在着一些对这个行业的偏见。虽然我在当时还没有从事新闻行业的觉悟,但不管是谁,若是没有带着思考去认识这个社会和社会上存在的某些现象,不联系社会发展的本质就片面待之,都是有失偏颇的。
在实习期间,报社和住的地方足足有四十分钟的路程。我每天上班下班都坚持步行,倒不是为了锻炼,而是为了观察。路边的一家包子铺、卖报纸的大妈,还有那位每天都会见到的环卫大叔。当然,与之相对应的,还有直插云霄的摩天大厦、拥堵的交通、绚烂的霓虹……
所有东西,都是小说中需要的素材。记得有一次周末的时候,我在西安的一个城中村中转了整整一天。从下午三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到住的地方,所以在后来关于城中村的环境描写中,并没有遇见什么棘手的问题,算是比较顺畅地写了下来。
当完成了这些阻碍再次进入到实际的工作中的时候,精神真正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状态。开学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过着极为规律的生活。每天背着一个至少有十斤左右的书包,早上七点从宿舍出去,晚上十点多回来。一整天的时间,什么事情也不干,就只是坐在图书馆面对成千上万看起来干巴巴的文字,基本上已经忘记了上课和其他一些事情。当时,我对数字有一种忘乎所以的疯狂迷恋。而这个数字,也是在我的期待中,一直突破到了十五万。而那时候,生活已经变得虚幻,虚幻中的那个世界却极为真实。但由于当时参加的社团和学生组织带给我的忙碌,我的生活真正开始处于游离于虚幻与现实之间的一种无可救药的状态。也正是这样的忙碌,不仅使我充分地锻炼了自己,更使我每次在写作中忘乎所以的时候,都能感受到它在背后拉扯着我向虚幻世界的深渊中滑落的脚步,不至于与现实脱节。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个多月,虽然在数量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当时已经不知道什么是高兴,也基本上笑不出来。这两个多月的时间让我整个人变得更加沉闷、寡言,精神上的痛苦时常折磨着我。而这种痛苦,却是一种极为隐晦的东西,根本说不清楚它是为什么而产生的。但是,它却是真实存在着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压得我每天晚上都躺在孤寂的夜里,睁大了双眼无法入睡。那时候脑子极为清醒,我不知道在害怕着什么,也不知道在焦虑着什么,我无数次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胜任这份艰巨的工作。长篇作品的写作,说白了就是对人意志和信念的严峻考验。它迫使人必须紧绷着每一根神经去对待它,要是思想上的弦稍微一松,面临的要么就是放弃,要么就是猝然崩溃!
而每每深陷到这样的困境之中时,我总会挑选一个寂静的清晨或者夜晚,独自一人爬上学校后面的文汇山。坐在路遥墓前,紧紧盯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那几个大字。在文学创作上,路遥的创作精神对我影响较大,也正因为这样,我烦躁的心绪每次都会在路遥墓前趋于平静,重新燃起对写作的热情,投身到忘我的工作当中去。
夜,是寂静的,也是繁华的。每个夜晚,当我背着满满一书包的电脑和书,用略带佝偻的身影从图书馆里走出来的时候,心中总会生起心酸和苦涩。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青春的时光也在用焕发的容颜彰显着它的美丽。看着其他男男女女们既说又笑地从远处走来,我的心中总感觉会流淌着一股难以言明的复杂情绪,他们迈着轻盈的步伐,令我无限神往。那个时候,我会意识到,我失去的太多了,太多了!孤独虽然可以让人的思想朝着更遥远更深邃的地方伸展,但却也容易让人像诗人一样为生活唱响悲歌。
但是我知道,我的肩上是有责任的。每当星期天别人规划去哪儿玩、去看什么电影的时候,我只能默默地在心底盘算要坐到图书馆几楼?这一天要写多少字?有好几次,当我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去的时候,竟然完全忘记了吃饭。有次正在写的时候,思维受阻,才从酣畅淋漓之中挣脱出来。看了一下时间,自己竟然连续坐了七个小时一动未动!忽然间惊醒过来,才感觉到自己早已经空空如也的胃和憋得胀痛的膀胱。这种情况还不是最糟糕的,最起码不会令我出丑。有好几次,长时间的码字给我带来了精神上的恍惚和错乱,就像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一般变得神志不清。有一次正在写的时候,忽然感觉一阵难以拒止的困倦与晕眩,然后很自然地趴在图书馆的桌上睡着了。事后回忆起来,当时的感觉,更像是昏迷,而不是入睡。但是这些都不要紧,那时候我竟然梦到我死了,在图书馆中全身痉挛着,口吐白沫暴毙,所有的男男女女们都尖叫着像是一窝蜂一般地跑了出去。就在这时,我被这个可怕的梦惊醒,直接站起身来跌跌撞撞地往出口跑,丝毫没有看到周围的同学们都在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我。当我一步一晃跑到楼道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是一个梦,楼道里面并没有因为恐慌而蜂拥的人们,只有寥寥几人在用一脸好奇与不解盯着我。那时候,我只盼望能有个地缝钻进去。
那天晚上,我以非常严肃的姿态想到了死亡。死亡,多么美丽的一个词语,它代表着解脱啊!当死亡的阴云铺天盖地朝我涌来的时候,我的内心中竟然只有一个愿望:让我写完它。
这个愿望一出来之后,我竟然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笑声。那笑声,在静谧的黑夜中和舍友的鼾声混合在一起,有点阴森,有点恐怖。
(三)
当字数达到十八万左右的时候,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也来了。那是每学期我最忙的一段时间,文学社、辩论队、文学院党支部的各种活动都蜂拥而至,我不得不停下笔,先完成这些摆在眼前的事情。加上上大学后经济上的独立,我时常不得不为了明天吃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而发愁。好在这段忙碌的时间里,我也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延安仙鹤岭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辅助领导完成一些文案策划以及公司日常管理方面的工作。这份工作的出现,虽然减缓了我在经济上的窘迫,但却也让本来就忙碌的生活更加忙碌。
尽管忙碌,我的心里面却只有一个信念:赶紧忙完,然后投身到写作中去,一鼓作气将它写完。那时候,我已经能够看到胜利在终点朝我招手。
但是事尽不如人愿,两个月的忙碌生活过完之后,再回到自己的小说世界中去,竟然感觉到生涩。键盘也已经不再光亮,蒙上了一层灰尘。用了足足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天天在图书馆里看着那本早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情节构架,才慢慢将之前的感觉找到。但是这时候,期末考试又来了。当时,这部小说刚好达到了二十万字。
剩得不多了!这是我当时唯一的感慨,是不多了,但是越到最后,就越要慎重。本来还想冒着挂科的风险去完成它,最后仔细斟酌了一下还是放弃了这样的打算。没有必要为了一时的心急,而让这三年的努力付诸流水。如果非要孤注一掷,那么结局必定悲惨。
长时间的停歇容易让人产生惰性,让人迷失在舒适的精神生活中。我也不能例外,考完试之后,并没有按照自己之前的预想直接留在延安完成这部小说,而是带着极为强烈的思乡之情,投入到了家的怀抱。
一个星期后,当我再次踏上北上的列车,来到这座高原深处的城市中时,我下定决心要完成它。刚来延安的第一天,我就找了一个建筑工地,在那里和工人聊天。因为在小说的后半部分,要写一个关于工地的场景。后来,工地的负责人嫌我影响施工,我索性在那里帮他们干起活来。从第二天开始,白天我都会在仙鹤岭工作,每天下班之后,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走回学校。这样的走路对我来说是非常舒适的,既让身体得到了放松,又是极为难得的思考时间。走回学校,第一站往往不是宿舍,而是图书馆。找一个空位,从七点半一直坐到晚上十点半。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小时,但是思维却延伸到了三年来的每一个角落。有一次,短短三个小时的时间竟然写出了七千字。这样的效率连我也感觉到惊讶,但是因为思维的透支,再加上白天的忙碌。当时整个世界在我眼中是一直都在旋转着的,没有例外,我再次出丑了。
走出来经过图书馆底下的超市时,因为口渴,我随手拿了一瓶矿泉水。在付钱的时候,我却冠冕堂皇地拿出了五毛钱递给老板。老板怔怔地看着我手里的钱,给我说了声一块。我迷茫地瞅了瞅旁边不认识的女生,赶紧嘟囔地说道我们不是一块儿的。老板哭笑不得,再次强调矿泉水是一块钱,可我还是倔强地说我们不是一块儿的。当时的头脑完全是一种空白状态,根本不受我控制,就像是神经错乱了一般,连最基本的思维已经不具备了。在我脑中,钱在那个时候好像并没有面值大小的差距,那些常识性的问题,却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晦涩的奥义,让人心烦意乱。那次,我真的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精神上就像是手术后的水肿,让人无比难受。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手足无措的慌乱才像是洪水一样朝我袭来,当时那种慌乱和委屈,竟然让我有种想哭的冲动。对于这种想哭的冲动,事后我想起来,也不觉得丢人,在那么一种敏感而又脆弱的心理和恍惚并且迷茫的思维下,有这种冲动是完全可以被原谅的。当时我不知怎么的,竟然下意识地看向地上。老板可能见我神色异常,和蔼一笑,问我钱是不是掉地上了,我连忙点头。当我再次从口袋里拿出一块钱递给老板之后,连忙抓着矿泉水逃也似的转身离去。身后只传来了老板唤我捡钱的声音和女生的大笑声……
那是多么肆无忌惮的笑啊,能让一个女生在公众场合笑到那种地步,连我也无法想象我自己当时的窘态。
那天晚上,我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宿舍的。但我知道我像往常一样,进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趴在床板上,那次,我直接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被七点的闹铃催醒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竟然和衣而睡,连鞋子也没有脱。看着这一幕,我唯有苦笑,心中庆幸多亏是夏天。就那样,匆忙洗了一把脸,就出发去上班了,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一个星期之后,在一个和往常一样让人感到寂寥的夜晚,我写完了最后一个句号。我本来无数次试想过写完的那一刻,应该是激动得折了手中的笔,然后不管身处什么环境,都大笑着哭出来。但是当那个时刻真正来临的时候,我却出奇地平静。怔怔地坐在那里,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良久之后,才反应过来这三年来的努力,算是有了初步的成果。我强行让自己开心起来,但心底最深处就像是一潭清水,怎么也泛不起涟漪。
脑中只剩下了一句话:“我写完了……我写完了……”重复了成千上万遍。
就像是神经被刺激到了一般,我什么也没有管,直接站起身来,再次恍惚地朝图书馆外走去。
那个夜晚,风很凉。我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的衣服,顿时感觉轻松了不少。不是因为写完了而轻松,而是置身在黑暗之中让我心中没有太多的负担。本能地,我朝着窑洞广场走去。在那里,可以看见正对面在黑暗中的路遥墓。就那样,我找了一个长椅坐下,脑中却依旧一片空白。那种空白,是一种非常彻底的渺茫状态,就好像天地未开、鸿蒙未判之前无尽的混沌。半个小时之后,我才恍若梦醒,我写完了!
难以压抑的兴奋朝我袭来,里面夹杂着这三年来所有的酸甜苦辣,还有那些在或不在身边的身影。那些个令人痛苦和困顿的岁月里,我就像迷失了道路的羔羊一般,跌跌撞撞地走在路上,根本没有方向。面前只有一条模模糊糊的路,它延伸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但是现在,这条路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我竟然感觉到害怕,没有缘由的害怕。正是因为在这一年中变得寡言和沉默,变得呆板和单调。让我失去了太多太多,其中很多,也是对我整个人生而言都弥足珍贵的人和物。坐在那里,我感到非常惋惜。万千愁丝和兴奋搅和在一块,我只愿这冰凉如水的夜色化作永恒,只愿赶快从阴影中走出,让时光将我寄存在它那里的一脸微笑归还于我。清凉的风声吹来,我盼望这天籁之音能启示我走出迷津,重新回到原本的生活之中。我也希望,明朗的星空能像慈祥的父母一样,将我的精神抚慰。
或许将来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会有所收获,如果这样的话,对我这么多年抛洒的青春热血也算有个慰藉。但是如果整个失败了,那也将意味着我青春的失败。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年华,我在无限的精神痛苦中经历了人生中屈指可数的煎熬。它的流逝本应该换来丰硕的果实,但是头顶的星空会不会给我这样的回报呢?我想,这是一个谁都不知道的未知数。
当一件事情完结之后,另外的烦恼又接踵而来。我无法控制住自己不去想,越是用心,就越是揪心。成就感和渺茫感在这个时候混杂在一起,这种矛盾的心理也是贯穿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每当这样的时候,我便会想,当我构造故事情节的时候,也在编织着我的人生,当我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也在铸造着自己。
不管怎么说,我已经将我最初既定的任务完成。在这过程中,我用不同于常人的态度对待着我的青春,也算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疯狂。是啊,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可是当我坐在窑洞广场的时候,我就已经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岁暮沧桑的老者,看透了世间的一切。对我而言,这本小说还没有走到真正的尽头。真正令我感到慰藉的,是这整个漫长的过程,和过程中我所留下的脚步。我还会再去用心将它修改,就像一个父亲在轻柔地给自己的孩子理发,然后亲手给他穿上整洁的衣服,带着他去看看这个世界的模样。
人生或许并不应该有那么多的强求。能做到这个程度,我已经心满意足,不敢奢望这个我精心哺育多年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我只愿,它健康快乐地活在人间。
这一夜,我竟不知道用何种方式来打发我内心的兴奋和怅惘。更不敢像三年前的那节语文课,凭借着单纯的一腔热血就断送了本该绚烂多彩的青春。更何况,现在也没有第二个青春,让我再去挥霍。
既然已经彻底戒烟了,那就只有酒才能将我抚慰。那个晚上,我没有喝醉。脑袋昏昏沉沉,就像是若干次从图书馆中走出来时一样。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很多人和事,有的还在身边,有的却已远去。充满缺憾和痛惜的心情像是冲破了闸门的洪水,滔滔而来,滚滚而去,演绎人生圆缺和岁月轮回。
2014年8月于延安仙鹤岭
(四)
我一直认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应该怀揣着理想的。并且我们要为了这个理想,矢志不渝地去付出一些东西。理想的存在是应该被尊重的,不能仅仅把它归类到幻想的范畴,对它望而却步。它虽然让人感觉虚无缥缈,但是却会在人进行了一段漫长的追逐之后开始显现。
我也从来没有想过,当我在键盘上敲出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就是它真正的完结。
不是,远远不是!真正艰巨的任务,才刚刚开始。在休整了一段时间之后,当我重新拿出那一沓厚厚的打印稿时,我的心情是无比沉重的。没有一个人在看到自己努力了三年的成果竟然是一件粗糙的半成品之后,还愿意用愉悦和满足的心态来对待它,我也一样。用了一星期时间一字一句地看完了整部作品之后,一颗心也从之前的期待跌落到了深不可测的低谷。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用心完成的作品,竟会是这般千疮百孔。
但是那时候我也明白,每一部作品刚刚产生的时候都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会不尽如人意。这样的话,修改就成了一件比写作还要重要甚至艰苦的工作。它要求一个人必须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小说的修改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在进入大三之后,毅然决然地申请辞去了校园内的其他工作,只留下来担任路遥文学社与布谷诗社社长、文学院辩论队队长两个职务。原因没有太多,文学社是我奋斗过的地方,也是教我成长的地方,同文学院一样是我在延安大学的一个家。我对它的感情,超乎了常人的想象,这种感情是非常纯粹而炽烈的。再加上路遥先生对我的影响,致使我在整整一个学期里,都将大部分精力和心血投入到社团的工作之中。这种选择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支撑,更是一种责任感的鞭策。
在真正修改还未开始的那段时间里,我经常会一个人想很多事情。往事也时常会如潮水一样向我涌来,将我带进记忆的秘境。其实在最初我决定完成这部小说的时候,我就能够深刻地明白,真正的困难并不是构思,也不是艰苦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从主观的意义上来讲,真正的困难是我要用一如既往的热情和虔诚来坚持并且用心去完成它。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真正的困难便是将它出版,实现自己儿时的理想。
甚至为了解决这个我以后必须要面对的困难,我不得不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做准备。我也曾像大多数人一样想过,等大学毕业,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再迈开脚步去追逐理想。但是那样的想法却被我毫不犹豫地推翻了,我能够明白,一旦毕业面临的将会是无穷无尽的琐事,是生活的柴米油盐,是最起码的生存和温饱。在那个时候,谈理想将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也正因为明白了这些,从上大学开始,我便强迫自己实现经济和思想上的独立。在纯粹的精神状态中,或许每个人都是高尚的,但是只要直面现实,人总是在自诩高尚的时候显现出人性之中那露骨的庸俗。或许对于写作而言,和它相提并论的经济问题只能算作异物,但却也是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生活是公平的,它在给人馈赠的时候,定会相同程度地让一个人承担更多东西。大三第一学期是我有生以来最忙碌的一个学期,偌大一个社团的管理和各项活动的组织举行,以及公司里的多项工作让我心力交瘁,只感分身乏术。即使现在想起那种昏天暗地的忙碌,也不禁感到心有余悸。但是幸运的是,在那段忙碌的日子里,我每天不管忙到几点,都会在图书馆关门之前进去坐一会儿。看着那一沓厚厚的书稿,我时刻也不能忘了,我的肩上责任重大。
也同样是在那一段忙碌得一塌糊涂的时间里,我竟然鬼使神差一般地开始尝试创业这样艰巨的工作。随着自己创业团队和工作室的最初成立,我的生活也由最初的泥泞走进了寒冷刺骨的深海,开始没有一点阳光。来去匆匆的身影开始忘却生活,甚至时常因为忙碌而不得不忽略吃饭睡觉这种生活琐事。有时候为了完成每天的修改任务,都只能伴着微弱的灯光和舍友的鼾声沉浸在雷佳生活的世界里。
学业、工作、社团、创业和修改书稿,这些事情叠加在一起让我在那一段时间里像是一台机器,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着。在举办的延安大学首届路遥论坛活动结束之后,我本以为可以在精神上稍作休息,但是却没有想到在紧张的忙碌之后,我明显感觉到了自己身体的变化。“几乎每一个早晨醒来,头脑都是极为沉重的,而这种难以忍受的沉重,是以前任何时候都不曾有过的。刚开始的时候我并未在意,但是随着饭量骤减、心神不宁和身体虚弱,以及失眠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我才意识到,我的身体向我发出抗议了。作为它的主人,我能够清楚地察觉到它的变化,神经的衰弱和身体精力的萎靡。”(摘自2014年11月19日日记)
那时候我总用这么一句话安慰自己:忙完这段时间就可以闲下来了。但是最后,这句话在说了成百上千遍之后,却成了朋友们之间流传的一个因为永远无法兑现而总用来调侃我并且能够令人捧腹大笑的笑话。
这样忙碌的生活,持续了整整一个学期。同时也因为忙碌,我忘却了生活的意义,忘却了生活中还存在着其他光亮和温暖。我还清晰地记着,那时候因为忙碌而经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给家里打电话,有一次在和母亲通话之后,听着她的声音,我站在图书馆前竟莫名地流下了泪水。看着来来往往欢声笑语的同学们,耳畔回响着母亲的声音,我知道,我失去的太多了。甚至我总会问自己,选择这样的生活究竟为了什么,但是每次都没有答案。总会自我安慰地想着努力是为了青春无悔,但是扪心自问,这样的青春真的没有遗憾吗?泪水从我的脸颊滑下,我却在稍微停顿之后,毅然走上图书馆去完成自己每天的修改任务。那时候,我没有抹去脸上的泪水,也丝毫不顾及旁人惊讶的目光。在进入图书馆大门的那一刻,一句话忽然出现在我的脑海:真正的强者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我并不是生活的强者,在我的心底深处也有脆弱和柔软,但是我必须含着眼泪向前奔跑。
那段时间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段极为黑暗的岁月。思想上的重负和生活的忙碌,以及身体的日渐虚弱,使我在多少个本该酣然入梦的夜里承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