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火焰》本书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来源:

0 浏览 评论

《温柔的火焰》是由一个因兴趣而习诗,因爱而写诗的人的所作。全篇共125首诗,以生活与自然为题材,将诗融入自然,将生活写进诗。诗中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关爱。通过诗了解生活辛酸苦乐,在诗中来感受自然的静谧。每首诗都有自己特有的韵味,每一处描写都有自己的背后含义。全篇像火焰一样燃烧着,散发能量,但却没有一丝炙热的感觉,只有温柔与安逸。在温柔的火焰里体验生活,感受自然。

本书由团结出版社发行,北京博仲兴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新华出书网出品。文章将生活写入诗中,用诗去来品味生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温柔的火焰/夏昼著.--北京:团结出版社,

2015.12

ISBN978-7-5126-2601-0

Ⅰ.①温…Ⅱ.①夏…Ⅲ.①诗集-中国-当代

Ⅳ.①I22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68989号

中文名

温柔的火焰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作者

夏昼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ISBN

978-7-5126-2601-0

装帧

精装

类别

现代诗集

开本

136*1901/32

页数

189

CIP数据核字

(2015)第268989号

定价

36.00

印次

2015年12月第1次印刷

我是因为兴趣而习诗的。想必多数喜诗、习诗的人都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过,有的因喜好而写,亦不缺少天分,韧性地坚守,成了著名诗人;有的只是耕耘,偶尔发表,不为什么,喜欢了就是;有的因少了韧性,或是诸如语境跟不上,等等,而力不从心;有的途中因了什么更大的诱惑被吸引了去;有的则纯粹是为了欣赏,陶冶性情,给心灵加一点餐……

而人在事中往往着迷,有了诗瘾的人,一般又难以去瘾。这就涉及,诗是个什么,总会让少部分人着迷的问题。读者对诗的感受不同,自有自己的定义,且教科书上有多种解释。

我小时候的概念里,诗是母亲哼的儿歌及民间的谣曲;是普希金《金鱼和渔夫》诗里迷人的故事;是时代的尖兵,那些铿锵、打油、上口、分行的句子。总之,觉着特别过瘾。到了中学阶段,即尝试着也那么打油、铿锵、顺口溜地来上几句。

成人了,刨过地球、操过画笔,之后温习功课,在工作之余入了大学门,因喜诗的缘故,特意选了中文系。这样自学海里一路游来,学到知羞处,才发现,诗其实不是好侍弄的东西。然,读诗、习诗已成瘾,且在间隙歪打正着,让自个的几首做了敲门砖,改行做了记者、编辑。

于是知道,写诗其实是酿酒……诗是小众的代名词,当不得饭来养活自己。因此,几十年前,偶尔发表诗作,偶尔获奖,偶尔被人称道,就没当过目的(目前更是如此)。好了,只是因为兴趣的缘故,只是因为能够喂养我精神的缘故。因而录入本集中的作品,少了些做作和功利,自以为,还是更多地呈现了诗境、诗思、诗趣,语言的美和严谨……当然,品质一定参差不齐,想想,几十年习诗下来,一些诗,刻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和局限,激情中合着稚嫩,等等;而有些,特别是近几年的,激情不足,理性有余。

好在本人一直以来认为,写诗与读诗,是一种特殊的邂逅缪斯的过程!因此,一直本着要与时俱进、贴着大地的脉率而写,以纳百川的气量而写,以播撒真善美的种子而写,为语言的结晶而写,本着灵性、高贵又晓畅直白的气韵而写,以悦己而后悦人的规律而写,能够令人记住一首或者一句而写……

因此自信,如果是技艺精湛的诗、真情自然流露出来的诗、能够达至事物本质的诗(虽然甚少),还是能够令读者喜欢和品味的。

本不想弄序。想读者吃鸡蛋就好,何必要追溯是哪只鸡下的呢?钱钟书先生的意思合着吾意。可临了,又想那古人云:文章千古事……而静心拟就此篇,是为序。

夏昼

2015年10月20日西安

目 录

CONTENTS

卷之一:温暖的火焰

002/烛火

004/春天

005/故乡的鸟巢

006/一顶草帽

007/温暖的火焰

008/鸟巢

009/花园

010/爱你

012/在那寒风吹进峡谷的早上

013/那一刻

015/夜

016/周庄

017/乡民与鸟巢

018/雨蒙蒙

020/期盼的爱

021/小朋友

卷之二:走上山冈

024/大碗酒

026/听歌

028/走上山冈

029/老月亮

031/入疆

032/王师傅

033/一个梦想

035/在遥远的工地想家

036/流浪的云

038/在弯弯的山道上

039/他们

041/老金

043/悼X·F老弟

卷之三:岩画

046/北方的山河

048/偶遇屈原

049/苏武牧羊

050/张骞

052/项羽,那一年天天鸿门宴

054/武则天

058/陆游

060/古代速写

062/盆子

063/中山先生

065/与文人聊天

066/在这块土地上

067/读保尔

069/唱摇滚的兄弟

072/墓碑

073/祈福

075/游孔林

077/岩画

卷之四:天空

080/跑道上的人

081/三哥

082/壁虎之死

084/落雪

085/在尘世里

086/有一种力量

087/灵魂是个什么样的精灵

088/池塘的鱼

089/天空

090/村庄

091/陕北即景

092/在雪天

093/京巴素描

095/悠闲的马群

097/草原偶得

098/羊

099/还是那片草原,那些马

101/冬天里的一棵树

102/在东方

103/烟雾

卷之五:乡间纪事

106/初春

107/一只母羊

109/那晚,我做了一次恶人

111/就是没养鸡

112/拉煤的火车

113/她

114/吕小雨的父亲

118/心中的光芒

卷之六:袅袅的青烟

120/到唐朝去

121/听《二泉映月》

122/雨

123/钓鱼

124/无拘无束的童年多么短暂

126/给妈妈

127/风中的花盆

129/感觉的风

130/古城向晚

131/袅袅的轻烟

133/清明祭父

134/清明偶得

135/送鲜奶的人

136/一棵年长的树

137/望月

138/月亮

卷之七:听声

140/听声

142/岁月的口吻

144/似水流年

146/许多年之后

147/进山的路

148/海

149/有一种声音

150/因为怀疑

152/钓鱼的朋友

153/独坐南山

155/同样的日子

156/自嘲

157/自然的事

159/给一个动了手术的朋友

160/夫妻

161/心态

卷之八:青果

164/自由

165/怀念

166/空中

167/小时候

168/龙珠轶事

169/麻雀

170/母鸡

171/在山林中

172/海·天·海鸥

173/月亮姑娘

174/台灯

175/太阳

176/与众不同的风景见得太少

177/猫

178/与你相遇

179/捂住眼睛

180/故屋

181/待嫁的女儿(仿古调)

附录

183/潜心在生活的空隙捕捉诗意

附录

潜心在生活的空隙捕捉诗意

——读夏昼诗集《温柔的火焰》 远洲

夏昼要出诗集了,可喜可贺!我和他,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陕西学员,一起走进北京鲁迅文学院参加诗刊社举办的全国青年诗歌刊授学院讲习班,后来又都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多有往来。对于诗,在新浪博客上也常有互动。因此少了客套,可以顺藤摸瓜了。

夏昼性格沉静内向、外冷内热,所以他的诗多属情感内敛型的。他的诗有对生命的觉悟,有对人生经历的体验,有对筑路人的讴歌,有对沧桑历史的感喟,也有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乡间的回忆,以及生活中的些微哲理、情趣、转瞬即逝的美。他说他是因为兴趣而习诗的,注重“诗境、诗思、诗趣、语言的美和严谨……”我很认同他的说法,他的文本已经印证了他写诗的态度和审美观。他是潜心在生活的空隙捕捉诗意的人,诗行里很少见到强力而为留下的痕迹,所以读来自然、干净、沉静、含蓄、空灵、耐品,容易将人引入诗的意境和氛围,使人从内心产生温暖。我尤其喜欢他的一些短诗,有张力,耐咀嚼,陶冶性情。这些诗既有意象写作,也有口语化写作。

“一觉醒来,看窗外的阳光照耀着雪/晃动的雪,渐渐地成为/温暖的火焰//在大地上,她是我梦中的情人/在我醒来的时候翩翩起舞/并且优雅地与我作别”(《温柔的火焰》),在冬天的早晨,醒来的人见到窗外的雪,心里大都会惊喜这突如其来的天使,诗人更是得到了灵感,阳光照在璀璨的雪面上,会产生无数细若游丝晃动的气息,这一自然现象在他的感觉里像火焰在燃烧。雪是冷物,但这冷物此时此刻也在燃烧,温暖的一幕在心中升起,使他想起梦中的情人,纯洁、优雅。这短暂的一瞬,是梦中的真实,还是现实生活的虚幻,尽可由读者去玩味。把诗写美,是诗人的天职,夏昼的诗集里有很多唯美的诗,如《烛火》、《一顶草帽》、《花园》、《听歌》等。在灯红酒绿的现代,那摇摇曳曳的烛火可能早已在很多人的脑海中熄灭了,而诗人把它却牢固地映印于心,不期在某个夜晚将它作为精神力量点燃:“比如今夜/在我的心中/就有个空虚的长夜/和长夜里的风,来袭/让我在那样多温暖、激励/坚韧、抵御、抗击、舍己,等等/精神偶像的长廊中,队列里/唯独想起了它”(《烛火》),这里的温暖、激励、坚韧、抵御、抗击、舍己,我相信是指过往那些为人类崇高事业而前赴后继的先驱者、劳动者,他们对作者产生过深刻影响,作为光明的象征,在漆黑的夜晚,烛火就是人们寻觅真理的信号,人生在世,信仰就是前行的灯,就像长夜里的烛火,它能在迷茫时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他的《花园》有种怜香惜玉的美:“我们一起走进花园,看花/再看一看彼此/被时光,打磨的痕迹//——那约定的/即将到来的一幕,可以想见”,用假设的手法设定一起看花的时间地点和情景,抛出悬念,看花,看人,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可内心又流露出矛盾纠结,为了留住约定人年轻时美如花容的印象,“其实,我是多么希望/那一天,在花园的门前/你的身影没有出现/只有当年……在我心里/你那,如花的容颜”,这一心理也迎合着古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叹,而时间是一把刀,美既是永恒的也是易逝的,这应是一个美学范畴。诗人在平静的独白中,也夹杂着一丝哀叹,其浪漫情怀就是要把约定人的美永远地留在心中。如果这首诗只写一起约定去看花,而没有那种怕失去美的矛盾心理,也许就不叫诗了。

再看他的《听歌》,这首诗2007年曾在中央电视台“散文与诗歌”栏目播出,歌手韩红的《天路》高亢洪亮,歌颂筑路大军建成了一条“天路”,歌颂青藏高原美丽的风光,听众会从这首歌中获得不同的享受。作为《铁路建设报》的记者,作者经常深入到一线采访,对筑路人的工作艰辛感同身受。“我听着《天路》/总能想象出青藏/伟岸的高度/一种孤寂已久的/忽然的倾诉”那悠扬飘荡的旋律使他震惊,不由想起了“在高高的海拔上/挪步”的“在天路上筑路的兄弟”,此刻,每一个音符都是明亮的,如高原上“闪着灵光的清澈河流”。但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复,那些筑路的兄弟们“像烈日下的犬/在风沙雪野里喘息/使熟悉的劳作变得笨拙”以及“阳光下紫铜色的皮肤/映着那条天路/像鹰划过的影子”的劳动场景,也伴随着歌声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心灵。这里没有概念化的正面歌颂,而是随着歌声的旋律产生出联想,委婉地表达了对筑路人的崇敬之情。由听觉到视觉再到感觉幻觉的相互转换融合,使这首诗有了一定的时空感和厚度,产生了超出歌声之外的诗意的艺术效果,是一首很有质感的诗。

在写筑路人的诗中,有很多诗写得相当感人,如《王师傅》、《老金》、《一个梦想》、《大碗酒》、《老月亮》等。就要退休的王师傅,在戈壁滩巡夜突发心梗,工友们抬着王师傅:“风照例吹来/这一次,老王要巡上很长时间”,读来悲壮。《老金》一诗,写其在退休欢送会上表达的一生有两个遗憾(一没有当过领导,二没有过一个情人)“全场的人都笑了/可是老金没笑/认真的样子/就像平时/面对着稿件”,一个让人敬重、兢兢业业工作的老金,生动地跃然纸上,笑声里让人感慨。好诗一定是与真切和人间烟火有着紧密关系的,好诗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反映了生活生存的本质,反映了人的基本属性与现实之间发生的尖锐矛盾,以及克服这种矛盾,心理产生的纠结、挣扎、无奈的情绪。再来读一首《一个梦想》,这是一个年轻的筑路工作者的自白:“我有一个家了/我的妻子不很漂亮,却很温柔/那天阳光多么灿烂/你看它,是为我有了一个家/灿烂的/你看它,为我们祝福的样子//这是一个梦想/我揣在怀里,四处漂泊/随便找个地方展开,品味/心里就很踏实//现在,虽然我没有那个家/虽然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她为我而存在/有一天为爱/而默认我漂泊的生涯/她要经受无数次离别/会使我内疚/她要积蓄太多的思念/会让我流泪/这样,我们就扯平了/一样的简单和复杂/一样的欢乐和痛苦//这是一个梦想/我揣在怀里/虽然我没有那个家/虽然我不知道她的名字”。把梦写成现实,再用这个现实安慰自己,以达到现实与梦想的平衡,打发在野外工作的时间。这首诗让人读过之后感到五味杂陈,深深的遗憾在心底搅动,筑路工作者的爱情活在梦想里,活在自我安慰中。读到此,除了心酸,就是让人缄默的思绪。筑路人为了祖国建设,长年累月在野外从事着极其艰苦的劳作,牺牲了家庭和爱情,甚至牺牲了生命,这样的奉献精神,非常值得诗人去挖掘,唤醒社会尊重他们,关爱他们。虽然诗不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但诗可以从情感层面予以同情感染关照。

夏昼的诗题材涉猎较多,这与他记者的工作活动范围大、视野广阔有关,加之他写了几十年才整理出一本诗集,内容也就丰厚了。但不管写什么,他的诗有一种明显的精神指向——正直、善良、理想、坚韧、豁达。他写《读保尔》:“保尔握着我的手说/时间真的吝啬,人还要在/时间里度过。”使人想起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段关于人生应该怎样度过的名言。在《唱摇滚的兄弟》一诗中,一个格瓦拉(前古巴革命的领袖之一,阿根廷人)的崇拜者,一个要在自己一生实现做一个自由的精神贵族的李晓明,为自己追求的摇滚乐而活着,他活得也许很艰难,也许不为他人(甚至亲人们)理解,但他是为自己的理想活着。“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妨碍格瓦拉/继续往前走/距享乐越来越远/离心愿越来越近/在梦里尝一尝多彩的生活……”,人生的活法有多种多样,怎样活着有时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应该是有意义的选择。唱摇滚的兄弟李晓明与格瓦拉像是同类人,在普通人之间与普通人之外行走着,他的精神信仰在当代这个物质化的现实社会中,无疑是高贵的,独树一帜的。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人应当生活在希望中,希望给人力量,尽管希望有时是空洞的,但它总能给内心带来一丝美好,就像是在做梦,有梦的夜晚总比无梦的夜晚好。“有一种力量在远方/可以将束缚我们的绳索割断/让我们相信远方不远/让我们执着地走向远方//直到许多年之后/我们筋疲力尽,而远方/依然遥远//像许多过来人一样/许多人依然那样习惯/并且郑重地告诉后人/远方不远/那样不断复述/刻在骨子里的圣人/写下的名言”(《有一种力量》),不要说有了希望后又能希望什么,但希望是不会消失的,生命永恒,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希望。

夏昼写人生体验的诗较多,多数与他的经历相关联,经历是诗的源泉,很多诗意可能在经历的瞬间被灵感唤醒捕捉,如《尘世里》、《似水流年》、《雨蒙蒙》、《到唐朝去》等。《尘世里》就是一个例证。“那些景地/处处是喧宾夺主的人群/在尘世里/犹似在课桌上面对/有着许多道难题的卷子//望着不尽的人群/我望着,且汇入/犹似置身于官场、戏场/和婚姻”,在他见到的景地,到处是喧嚷的乱哄哄的人群,实在是一道很难解决的社会难题,置身于这种景地,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或置身事外,只能顺从这样的环境。在这样的景地,望着熙熙攘攘的背影,诗人突然将它与“官场、戏场/和婚姻”相联系,一下子深化了主题,多了意味,拓展了诗的外延和内涵。《似水流年》,把人生理想摆到几个有标志性的年龄段来谈,从自信到平庸再到无奈,“再后来,我们见面寒暄/将溜到嘴边的愿望/关紧//再后来,就是现在/每天早上/我们在城河边晨练/谈健康,及一些与生活有关的/话题”,人生倥偬,现实生活改变了多少人的理想,让人赤裸裸地回到肉体本身,灵魂早已经消失得所剩无几。

诗集中还有一个部分取名“听声”,听《二泉映月》,听《海》,听自己的心跳,听《自嘲》,听《岁月的口吻》,都是在一种平静的心境下倾听的,有着丰富的人生况

味……总之,我喜欢这部诗集,它凝练耐读,是岁月馈赠的精华,是在生活的空隙捕捉的诗意,是他给筑路人谱写的浪漫情诗,也是他给自己兴趣爱好的一个诚实的交代,是他心血和才情的结晶。作为朋友,我理解他在工作岗位上的繁忙,能抽空写下这么多的好诗,实属不易。在此,我祝贺他,祝贺诗集《温柔的火焰》早日问世。

(本文作者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商洛诗歌学会会长,民刊《商洛诗歌》主编)

2015年11月5日于西安

作者简介

夏昼,本名贺钢,山西洪洞人,1958年生。1989年、1995年(陕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专、本科(全国自考)毕业。当过知青;在铁道部一局文工团从事过舞台美术工作;在铁路建设报任编辑、记者,主任编辑,采编科长;现任总编助理、陕西企业报协副主席。

诗作选入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栏目(播出)、《中国铁路文学》、《中国当代短诗选》等;曾获“西安文学奖”。

出版作品:

《山影》(散文集,主编);《大路情缘》(新闻与散文合集,主编)。

独立担任过大型独幕话剧《遛早的人们》舞美、道具设计、绘景工作。在新华社,中青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日报,家庭之友杂志等发表新闻作品数篇。新闻通讯《金牌工人窦铁成》获2007年度陕西新闻特等奖;消息、通讯三次获得全国铁路好新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