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凭经验盲目搞种植/养殖,遇到问题找不到对口的专家咨询,不知道怎么打造品牌,不了解互联网电商怎么做……”这些隶属于农业科技范畴的难题,让不少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很犯难。
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云种养总裁马瑞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农民与农技专家缺乏有效链接,沟通渠道不畅。”他建议,国家要促进全国农技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向互联网化转变,加大对“互联网+农技服务”的支持力度。
既是农业博士又从事农业一线生产经营、还是"互联网+农业"创业者,马瑞强对现如今我国农业现状和农民的需求,有着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我国小农经济格局有待改善,又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资源开发过度、水土污染严重、人口老龄化等几重压力,农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另外,在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像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急需科技去帮扶支持。怎么让农技服务与互联网产生深度结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2015年,“互联网+农业”由农产品电商、农资电商向农技服务方向延展,涌现了一批“互联网+农技服务”创业团队,马瑞强与甘肃省“致富带头人”杨天龙联合创立的云种养,就是其中之一。
创业中,马瑞强发现,类似“云种养”这类致力于通过农业科技帮助农民脱贫增收的互联网企业,在推进农技服务的互联化进程中存在不少阻碍。
一是我国农技服务缺口较大,农技员队伍却没有有效调动起来,缺乏服务意识和动力;二是师资力量没有利用起来,农技员一线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力度不够,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践有差距;三是没有激发起农户接受专业农技服务的意识,没有构建起农户与农技专家的直接交流渠道。
马瑞强认为,通过有效手段扩充农技员队伍、调动农技员积极、吸纳后备人才力量,提高农技服务效率与质量,为不同类型的农户提供精细化的解决方案,是帮助农户精准脱贫,帮助落后地区快速致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点。
对此,他给出五条具体建议,第一点,全国性的农技推广与服务平台的建立可以交由市场和企业去摸索,政府变主导为参与,减少管理和干预,做好物流、村网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互联网企业的支持和引导力度。
这项建议直接指向政府,马瑞强的解释是我国农技服务一直是自上而下的方式,不能满足现在的生产需要,这个传统格局急切需要打破,市场的事情交由市场去解决,通过市场化竞争推动高效的推广和服务渠道,基层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善和优化。
第二,进一步加快推进落实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宽带村村通、农村光纤等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快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研发和推广,加强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完善农村信息化业务平台和服务中心,为互联网+农技服务提供前提基础。
第三,加大对全国范围内农技员的互联网化引导,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和荣誉,提高农技员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服务农户的意识和积极性,逐步实现农技服务市场化;
第四,鼓励农业互联网企业加入村级信息化建设中来,争取在每个村培养1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的农技信息员,开设村级信息服务站,使农民与市场、技术实现有效对接;
第五,鼓励农业互联网企业参与建立完备的农技员培训体系,帮助农技员成长,使得农技员能依靠自身所掌握的农业技术获得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