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圈:用互联网+精准服务改写中国乡村生活场景


来源:

0 浏览 评论

猴年新春,有几篇描写中国农村生活图景的文章在朋友圈传得很热。作为一个同样“融不进城市也回不去故乡”的农民,笔者感同身受,但无需评价。最近,由国内多名传媒精英与中国三农热线公益联盟发起的这个项目:中国首创互联网+三农精准应用平台—“家乡圈”,恰恰是用互联网引领农民创业、推动农村社会转型、改写中国乡村生活场景的一套解决方案。看来“家乡圈”项目的提出正是时候。

中国三农热线公益联盟的前身是中国网《三农热线》栏目。作为我国三农领域有着较大影响力的公益媒体平台,全程记录并感受了“互联网+”战略提出仅仅一年多来,便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迅速布局了村级服务站的版图;一亩田、云农场等农业电商可以实现让农户足不出户买到农资;顺丰优选等生鲜电商满足了城市消费者的尝鲜需求,也带动了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据行业部门统计,当前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已在4000家左右。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去年在京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同时,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数据显示,农村地区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有32%,这一指数和上一年年比较增幅6%。相比城市而言,农村的互联网市场未来需求更加广阔,农村对互联网的吸引力,以及农民对融入互联网的愿望都十分强烈。“互联网+”不仅使农村电商产业飞速崛起,也是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更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创造积极性,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性互联网效应。

最近刚刚发布的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互联网+”在农村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互联网+三农”大有可为。仅仅是电商下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对互联网服务的需要。互联网+三农不仅仅是让农民能网上购物。随着农民互联网意识的增强,三农社会生产生活各个环节更多地需要依靠互联网来开展,包括农产品电商、消费、创业、社交、生产管理、农机农资、生活娱乐、民生服务、互联网乡村治理、精神文明等方方面面。

然而目前“互联网+三农”仅仅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面临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比如“互联网+现代农业”目前缺少成功的示范项目,各地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普通大众农户网上推广渠道不畅通,农产品销售还是老大难。农民获取市场和政策信息难,互联网三农服务平台多、空、散,面临资金资源大量浪费问题等。我们看到,近年来,尽管“互联网+”的概念满天飞,但农村依然很淡定,成千上万的农字号互联网项目平台上演着“空村计”。

尤其是近年来,农产品滞销困局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2014年,笔者在陕西户县采访,曾亲眼目睹十万亩葡萄滞销的惨状。2015年,广东佛山被曝十万余斤火龙果滞销,每天上千斤火龙果被种植户倒入鱼塘喂鱼。在甘肃榆中,成熟的杏子同样因为滞销烂在地头。据媒体报道全国多地农产品出现价格下跌和销售难的局面。

今年春节前,笔者回湖北洪湖老家走访了十多个镇、村和农商企业。洪湖市地处江汉平原,拥湖傍江,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洪湖水产在全国淡水产品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通过近十天的调查发现,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大潮,本地所有涉农企业都显得十分被动。尽管农村淘宝、京东等大批电商都已纷纷在洪湖安营扎寨,但90%的水产户还享受不到电商的便利,而且受推广成本过高的影响,很难推动网上销售。一些水产大户反映,由于水产品价格一路下滑,2015年大批水产养殖户连成本也无法维持。“互联网+三农”的最后一公里仿佛一道无形的天堑难以逾越。“产业转型”成为他们心里最没底的口头语。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引爆中国三农信息化的梦想?怎样的“互联网+三农”项目才能成为引领农村发展的新动力,让农业农民在互联网中受益?这是众多涉农企业探求多年的方向,也是我们发起项目的初衷与使命。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广泛的领域,互联网+现代农业更具专业化。如果对农村生活农业生产不了解,就无法定位信息化的环节,即使项目草草建起来也是空洞的或是不适用的。做电商平台?虽然农产品销售依然困难,但农村并不缺少电商平台。和淘宝、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们血拼争夺客户资源?除非有奇迹发生,否则无疑是一条不归路!做信息门户?除了有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等覆盖全国的大门户外,如今哪个县没有三五个门户网站?还有多少个僵尸门户网站。您可以环顾如今的互联网,随便使用搜索引擎搜一搜,各种信息门户早已饱和,现在很多地方门户都由本地的电信运营商或者是政府官方在维护、建设,这些部门的优势在于:资金雄厚、政策支持等等。但是,大家可以观察,他们的门户对于农村用户来说毫无价值!

近一年来,我们依托中国网三农热线公益媒体平台,对中西部三农互联网市场进行了调研。发现农村是需要互联网综合服务的,比如农民工找活、地里需要农机作业、农村青年婚恋需求、二手资源的利用等,除了商业消费等经济行为,还有农村社会乡情的交往延续、乡村治理、电子政务、民生服务等等。这一块基本还是空白!

农村互联网市场应该是未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产业生态圈还远远没有形成,大家都处于开发市场阶段。但互联网行业特点存在技术升级快、推广成本大、运营模式新等特点,往往经营很多年的门户网站,被后来居上的新平台和运营团队赶超甚至淘汰,市场变化极快。基于农村互联网基础落后,人财物方面存在的短板,我们不能闭着眼睛一拥而上,应该找准需求轻装上阵,因此我们提出了“互联网+三农”的精准服务战略。

所谓精准服务就是找准农村需要哪些服务,这些方面的服务又空缺,而且我们能提供这样的服务。同时做到服务对象精准,服务功能精准,经营策略精准。于是中国首家互联网+三农本土化精准门户应用平台“家乡圈”应运而生。

“家乡圈”项目将以全国4万多个乡镇为“桥头堡”,以乡土乡情为纽带,以“惠聚乡亲、兑现梦想”为家乡门户精准服务宗旨,改写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和生活场景。

时下,“朋友圈”风行互联网,但其中更多是功利势利色彩和城市特色。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天是朋友明天或成陌路。而家乡圈将致力打造具有“本土聚合、亲缘传播、政策驱动、天然乡情和精准应用”五大优势的“圈子”,在中国农村将更能聚集人气。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将用移动互联网构造一个全新的家乡生活圈、经济圈和社会圈,将营造一个投资人、运营者、加盟者、消费者、创业者、农民及乡村管理者和谐共存共赢共享的“家乡互联网生态圈”。这个“生态圈”里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叫“乡亲”

家乡圈的推出是顺应三农信息化精准扶贫战略的需要,是重建家乡现代农业新体系的需要,是重构农村社会新生态的需要,也是重塑乡亲、乡情新内涵的需要。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家乡圈梦想战队”起航出征之年,让我们共同见证今后的每一天,我们将以中国乡村社会因为“家乡圈”发生了什么变化作为唯一标准来体现我们的价值。这将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也更会是一个历史的机遇。我们认为没有什么能够比改变自己的家乡更有幸福感!(秦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