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金融:P2P,我为什么还在坚守


来源:

0 浏览 评论

——一个P2P从业者的自白

2016年P2P行业并不好做,先是各个打着P2P名号的线下理财公司跑路,媒体引导着民众把满仓怒火撒向P2P,而后,国务院宣布开始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活动,特别是对P2P平台,监管力度尤为严格。有人惊呼,行业已经进入寒冬,P2P平台会逐渐消亡。作为一位P2P从业者,我为行业受到如此深的误解而委屈和愤懑:我们不过是想解决民间融资难的问题,怎么了?!大家都知道,中国的银行很喜欢做国企的贷款业务,银行方面称是中小企业风控成本太高。其实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银行借钱给国企形成的坏账有政府兜底(比如马上就要实施的债转股),而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却没有。且不说国企生产效率底下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单说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产品,比如衣服、鞋子、水,哪个不是民营企业给我们提供的呢?可以说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是直接关乎于民生的,传统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置之不理,搭设门槛,促生了P2P的诞生。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本回报率增速高于劳动回报率增速的时代,P2P产生伊始就是要发展惠普金融,让中小型企业甚至个人享受到资本市场带来的红利。我本人也是本着这样的一种情怀投身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值得庆幸的是,官媒已经再三发声为P2P正名了。今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升级,有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或将“步入冬天”,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政府对这一行业的整治不是所谓的”打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互联网金融,核心词就是“规范发展”。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规范是前提,发展是根本。文章表示,行业整治,不意味着寒冬的到来,恰恰意味着属于互联网金融的春天才真正开始。与其说互联网金融行业遇冷,不如说,这一行业在历经了野蛮生长、风险频发、监管收紧的阶段之后,如今面临变局,这也意味着转型机遇的出现。

在行业转型期,投资人要精选价值平台进行投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1、平台是否有优质的项目。判断优质项目的标准有很多,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企业的盈利状况,所处的行业是否有发展前景,二是要有等值的抵押质押物,有了这两个保证的项目才可称的上优质。比如极光金融最近上线的“大型金融机构应收款项权益转让标”(期限是3个月,年化收益高达13%),便是与臻兴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合作的融资租赁项目,设备租赁的对象是洛阳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体检中心(价值企业)。在项目开展伊始,臻兴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便提供了应收款项作为质押(等值物质押),由公管账户进行监管,通过平台投资该项目的投资人作为该核心设备的所有者享有收益。

2、是否有第三方托管系统。很多平台都宣称自己有第三方资金托管系统,第三方托管直接关乎投资人资金安全,一般情况下,资金托管是由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比如新浪支付等)提供的。在资金托管方面,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各有各的优势,这里不再赘述(可搜索笔者之前的文章《极光金融:什么是真正的资金托管?》)。

3、平台是否有清晰的定位及发展规划。平台的时下的定位体现了平台是否有良性盈利模式的可能,而对未来的规划体现了平台的格局以及盈利模式的持续性。无论是致力于发展一站式理财或是专注于垂直细分领域,各大平台都应有自己的选择和定位,最可怕的是一些定位混乱的平台,即做不了“高大上”,又做不了“小而美”的专业和极致,最后坑害的还是投资人。

如果还不了解的话,可以搜索一下极光金融并作为选取价值平台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