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竞争优势 嘉盛农业保障食品安全


来源:

0 浏览 评论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关乎亿万百姓身体健康的蔬菜安全更首当其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日,嘉盛农业董事长杨建国接受记者专访,畅谈绿色农业、食品安全等行业热点话题。

重视技术研发 把好蔬菜质量第一关

从事绿色蔬菜行业多年的杨建国,一直高度重视蔬菜的技术研发。他在嘉盛农业成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蔬菜技术实验室。

“技术研发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础,尤其是在规模化、产业化时代,不能快速研发优质种苗,不能迅速部署和应用各项高科技技术,农业企业总有一天会被淘汰。”杨建国说。

嘉盛农业蔬菜技术实验室早期的工作是进行温室建造技术的研发。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嘉盛农业在该领域已经达到了国内最先进的水平。嘉盛农业建造的冬暖式温室,可以在冬天室外温度-25℃时,在不采用任何加温措施的情况下,使室内温度达到+15℃左右,保证各类蔬菜正常生长。“大棚技术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有讲究”,杨建国说,“很多人来我们这里参观考察,甚至照着我们的建造图纸建设温室,温度也达不到要求”。

掌握了温室建造这一核心技术后,实验室又将研究范围扩展至种苗培育、有机肥配制、塑料薄膜开发、农业物联网技术等领域。为此,嘉盛农业从国内外知名农业大学,聘请了多位研究人员,购置了一流的研发资源和技术设备。公司还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建设绿色果蔬研发平台,在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合作。

辛勤的努力换来的是丰硕的回报。目前,嘉盛农业在种苗研发、绿色蔬菜生产技术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专利,把好了蔬菜质量的第一关。

革新组织模式 根治蔬菜安全大隐患

在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杨建国还将目光对准了蔬菜质量的又一大隐患——组织模式。

杨建国认为,现在蔬菜产业的组织模式和2008年以前的奶业很像。

2008年以前,对当时的乳品企业来说,开拓市场是最大的问题,“先找市场,再找奶牛”是行业惯例。奶企只顾着为抢占奶源激烈混战,却没有对奶源进行深度开发和维护,从而导致奶源质量控制和监管乏力,导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

现在蔬菜产业的组织模式的主流就是“公司+农户”。

杨建国表示,“三聚氰胺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使奶制品企业难以掌控产品质量,而当前,这种组织模式在蔬菜行业是主流,隐藏着食品安全的隐患。”

嘉盛农业在行业内率先意识到这一模式的弊端,率先将“公司+农户”的模式转变为“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几字之别,相差万里。“和传统蔬菜企业和农户是合作关系,企业从农户手中收购产品不同,嘉盛农业和农户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企业要完全掌控从种苗培育、有机肥配制到蔬菜种植、采收、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的整条绿色食品产业链”,杨建国说,“只有这样,蔬菜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建设管理体系 打造生产管理新典范

“但是,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那就是如何有效管理数量庞大的农业产业工人”,杨建国感叹,“这里面的管理复杂和困难程度不可想象”。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嘉盛农业参观考察了国内外许多大型农业企业和工业企业,终于从富士康身上找到了解决之道。杨建国说:“富士康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一点和蔬菜种植企业很像,我们要学习其保持高效运转的方法。”

现在,嘉盛农业的人力和生产部门的骨干成员都来自富士康,他们将传统的蔬菜种植技术要求转化为工业化流程管理规范,还将这个规范形象命名为“360°绿色蔬菜品控体系”。杨建国为此深感自豪:“以前,农户种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计量方式和考核标准,现在我们每天向工人发送作业指令,并实施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保证了基地运作的高效和有序。这是嘉盛农业独创的管理体系,已经被国内知名商学院收录入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