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钱APP:规避消费理财“双兜”,抓住优质资产是关键


来源:

0 浏览 评论

3月23日阿里巴巴在其杭州总部高调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其2016财年平台交易总额突破三万亿,从而超越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互联网企业将品牌营销潜移默化地整合到产品之中,是一种极其常见的做法,阿里巴巴对此百试不爽,每个淘宝天猫用户都可以生成一份自己的网购记录,其实简单平均一下就可算出全中国相当于每个人为这三万亿贡献了2000多元的交易额。当然抛却这些无意义的平均数字,事实上还真有人一年就消费了百万之巨。在三万亿交易背后,囊括了支付宝、余额宝的蚂蚁金服估值也达到了500亿美元,而且才刚刚要完成B轮融资,可以想见在通常经过D轮融资最终走到IPO这一步时,这将成为又一个像阿里巴巴当年上市一样的新创纪录。

在网上购物和网络理财两方面,包括阿里系以及众多电商网站、互联网金融平台、移动理财工具等等,为中国人的经济生活在过去十年在交易成本不断下降、效率不断提升、甚至不少层面出现超越欧美发达国家的用户便利和用户体验上,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然而网络消费理财特别是第三方支付的虚拟性和便利性,在某种层面上也让行为心理学方面关于金钱使用的“双兜”现象得到了放大,从而让人们在网络购物和网络理财方面丧失了现实世界中的部分谨慎与客观性。

“行为经济学之父”Richard Thaler曾详细解释过“双兜”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会建立一个心理账户的东西,在交易过程中把本金和盈利分开存放,针对盈利部分的资金其行为的非理性和风险偏好度高,而本金部分则反之。这一行为心理学现象如果被放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一个简单推导的结论就是当人们的部分资金以虚拟资产形式和较为低廉的行为成本可被随时支配使用时,人们会不经意地把整个虚拟资产当成盈利部分,而在使用和支配时表现出如上所述的高风险偏好和一定程度的非理性。之于网络购物,就是剁手族的典型表现;之于网络理财,就是不深究产品本身而较容易被所谓的高收益抑或营销噱头诱惑。

其实回到现实世界中,我们的投资理财行为,其核心就是发现和找到优质资产,这里面既包括了能够明确看到其价值创造过程或资金流动状况的实物资产,也包括了由政府信用、银行信用以及由经评估的抵押物的“信用价值”所背书的非实物资产。整个过程有着极为审慎的心理判断过程,而分散化投资理财的策略也是“双兜”现象的典型表现。因此回到虚拟世界,网络理财的核心不管专家、媒体甚至平台如何分析、评论、“忽悠”,都离不了可被验证的优质资产。而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由拾财贷创立、历经两年多发展的“互联网+融资租赁”就是以可被验证的优质企业债权资产交易,为个人投资者和企业融资方创造价值的典型代表。

资产的重要性毋庸讳言,突出特定资产标的的实际状况、以优质资产像所谓“爆款”产品吸引网购一样吸引投资人的平台,也远比把产品包装得天花乱坠抑或起了一堆难以望文生义的项目名字的平台,对远非专业水准的广大个人投资者和普通百姓要来得实在得多。

进入2016年,“优质资产荒”让包括银行理财在内所有传统的和互联网化的金融平台如鲠在喉、进退维谷。在这一大背景下,拾财贷于去年11月便推出了国内首个基于“互联网+融资租赁”模式的移动理财APP——秒钱,其核心功能就是帮助广大个人投资者快速发现和链接到平台经严格风控审核发行的优质企业债权资产标的,并借助手机客户端良好的人机交互和使用体验,随时随地高效快捷地管理自己的资金和资产。根据拾财贷2015年运营年报显示,秒钱APP发布仅一个多月便呈现出在早中晚三个非正常休息时段之外流量占比全面超过PC端平台,和定期投资类产品交易占比更高两大特点,充分反映出移动理财在易用性、专业性以及使用频度方面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