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患有角膜盲的患者近400万,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攀升,在每年新增的10万例角膜盲病例中,85%是青年群体。对于角膜眼病患者来说,并不是手术难度或医生不足,而是角膜供体的极度稀缺,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期,则会导致终生失明。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取得手术成功,多中心临床数据也显示,角膜移植后的总有效率高达94.44%,愈后的效果也接近人体捐献角膜。生物工程角膜为角膜盲患者重启光明生活带来了希望。
全球领先,开启光明生活
2月25日,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手术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得成功。来自江西的小艾(化名)今年14岁,年初不慎被鞭炮炸伤,形成角膜溃疡,因病情加重,面临失明风险。是华南第一例接受生物工程角膜移植的患者。经过一星期的精心治疗,现在恢复良好,视力已经逐步提高。小艾的家长带他慕名来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求医,由中山眼科中心角膜病区袁进教授亲自操刀,为他实施了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手术。袁进教授指出生物工程角膜的意义在于首先解决角膜供体材料不足;其次生物工程角膜没有抗原成分,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图为袁进教授为小艾进行手术)
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是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投入巨资、自主研发的并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产品,2015年4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为“艾欣瞳”颁发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这是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完成临床试验的生物工程角膜,是中国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在我国患有角膜盲的患者中每年获得手术的不足5000人,只占到实际需要手术病例的2%。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的角膜病防治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角膜移植手术医生不足,角膜供体来源严重匮乏,从而使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的愿望成为泡影。
较传统的角膜移植来说,“艾欣瞳”生物工程角膜无明显的排异性,机械强度和可塑性好,结构近于正常角膜基质,有利于细胞的长入,无细胞毒性,患者移植后,可以逐渐与自己原有的角膜组织整合为一体,最终形成与正常角膜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同时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角膜移植手术中角膜供体来源奇缺的困境,给我国乃至全球的角膜盲患者带来了光明的希望。
公益行动,助力光明计划
生物工程角膜是中国再生医学与第四军医大学历时10年联合研发,全球第一个完成临床试验的高科技角膜产品,同时为扩大产品的生产,惠泽更多的角膜盲患者,还建立了产业化基地。
在我国85%的角膜盲缘自感染性角膜病。调查结果显示,感染性角膜病患者数量占眼科住院患者总人数的第二位。给社会的经济和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尤其对于偏远地区的患者来说,获取角膜供体,支付手术费用成为一大难题。
为推动生物工程角膜技术的落地,为广大眼盲患者带来福音,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广东三嘉公益组织将开展“助力光明—角膜盲精准扶贫项目“广东三嘉公益执行理事长付明先生表示,该项目将对贫困山区角膜病患者进行免费筛查,并首批捐赠10枚生物工程角膜(价值二十余万元),用于患有角膜盲的贫困患者,为中国政府实现“2020年消灭可避免盲,让人人享有看见的权力”提供了强有力保证,这也推进了医疗卫生领域惠及民生工作。同时也呼吁更多的社会组织及相关企业共同来参加活动,让中国数百万的角膜盲患者有望重见光明,为我国的眼盲患者提供更多的便利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