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缺位 农发贷助力供给侧改革


来源:

0 浏览 评论

农发贷董事长陈俊旺(右一)与诺普信董事长卢柏强签约。

“供给侧改革”是2016年经济发展关键词。作为我国一二三产业中处于最弱势的传统产业,农业也面临“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结构性改革压力。其中,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离不开资金缺位这一大痛点。

传统农业如何才能注入更多活力,怎样才能引来更多“活水”?借助创新的互联网工具或是最为坚实的路径之一。当前,很多企业机构已开始“抢滩”布局农村市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

其中,专注于农业领域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农发贷,是这个市场的抢跑者。上线仅一年,农发贷已为600家经销商、5000多家种植户提供超过15亿元的金融借贷服务。其“结合农业生产场景”的金融创新模式备受资本市场青睐,今年3月,农发贷还完成了9000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

农业金融发展前景可期

今年两会,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这被业界认为是政府鼓励互联网创新发展、鼓励互联网结合“三农”解决问题的积极信号。“互联网+农业+金融”模式被认为是打破传统农村金融壁垒的有效手段。

伴随着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中性的资金需求逐步呈现,但传统金融的运营模式无法满足规模化种植者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一批致力于服务农村市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应运而生,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农发贷等平台迅速补充、延伸了传统金融体系。通过互联网引入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互联网金融平台在结构性改革的实处为“三农”带去实惠。

农发贷CEO杨世华分析认为,我国农业产业地域分布广而零散,地域差异显著,与之相应,农村金融的需求则表现为多元化、个性化和场景化。以往,单个小农户农资农具采购金额小,融资需求分散,但在经营权流转放开后,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将成为新农村的发展趋势。

正是基于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深入了解,农发贷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赊销难题和资金周转困难,设计出了一系列金融服务产品。据杨世华介绍,除了针对种植户提供的“种植贷”外,围绕农业供应链,农发贷还推出了“农机贷”、“经销商贷”、“冬储贷”等农资消费和供应链金融借贷服务。目前农发贷金融服务已覆盖全国26个省及自治区、1000万亩耕地面积。

助力农业消费升级

两会期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还指出,当前农业领域的突出问题在“结构方面”,具体体现在农产品品种和农产品质量上。一方面要让农产品逐步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满足消费者更安全、绿色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又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使农民得到更多的收入。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杨世华认为,农业互金平台可以为农户提供更多资金来源,提高生产效率,助其转型升级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借助这一金融杠杆,农民可以在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提高生产效率和收入来源。通过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一方面可以消化粮食库存,另一方面能帮助农民提高收入,这正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随着现代人的消费升级,城市居民越来越看重食品健康,及无公害的种植土地和种肥。“互联网+三农”可将城市人对食品的个性化和高品质的需求对接不同地区的绿色农业产业链,形成消费升级和农业转型升级的共赢链。

“互金平台可以因地制宜地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场景化的金融产品,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希望借助创新的互联网工具,为农场主和种植户急需的融资、技术、销售等提供配套,帮助他们快速走上农业现代化的快车道,并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杨世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