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新三板企业市值管理要守住节操


来源:

0 浏览 评论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开局,新三板也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时机,截止2016年4月20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达6666家。其中,协议转让5208家,做市转让1458家。另外还有待挂牌491家,申报中1309家。截止至4月19日收盘,股转系统数据显示,新三板市场成交量为22798.27万股,成交总额9.8亿元。

2016年,挂牌新三板企业家数将突破10000家,“应当以何种标准评估企业登陆新三板后的目标和绩效?”这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新三板公司掌舵者的面前。新三板公司“市值管理”概念应运而生,市场上亦涌现出一批专业从事新三板“市值管理”的中介机构。新三板市场的“市值管理”概念究竟特指哪些行为和目的?

李总照片

北方工业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三板汇投资公司董事长、北京科创企业投融资联盟秘书长李浩

新三板市值管理不应套用A股模式

市值管理是中国资本市场独特的管理概念,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

进入2016年,新三板公司市值管理概念开始流行,究其原因,在于新三板公司公众公司意识普遍未有效树立,对于进入资本市场后应当如何发展缺乏整体认识,市值管理为这批企业评估自身资本市场表现提供了某种依据。其中可能的一条导火索,在于新三板首次市场分层标准三中的“不少于6个亿”的市值标准。

北方工业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三板汇投资公司董事长、北京科创企业投融资联盟秘书长李浩表示,分层的这个标准直接刺激了某些三板公司做高股价的冲动,通过做股价把市值做到6个亿对很多企业来讲是不合适的。如果公司的实际价值无法支撑股价,维持股价是很困难的。

“市值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基于市值最大化创新商业模式设计持续盈利路径;基于市值最大化构建挂牌公司的运营管理系统;基于市值最大化打造挂牌公司的核心团队。”有新三板人士称,“用交易清淡和交易活跃作为主要或最重要指标或着力点制订市值管理策略其本身就是不正确的,这也是很多A股市场人士把‘市值管理’等同于‘股价管理’,进而导致A股市值管理概念被‘妖魔化’和‘误解’,甚至造成A股市场非法交易盛行的主要原因。”

“创业板和主板的流动性与新三板区别太大,没有充分交易和充分竞价,所以把沪深A股传统市值管理的手法直接套用在新三板上是不合适的。”洞见资本创始合伙人杜明堂表示,“新三板公司作为公众公司还是有市值概念的,虽然现在流动性仍不尽如人意,但不能视而不见,这样也是不对的。打铁还需自身硬,酒香也怕巷子深,一旦流动性改善,最先受益的也是先下工夫的企业,并在资本市场率先兑现企业的内在价值。”

新三板市值管理拒绝编造故事

尽管目前官方并没有市值管理这个定义,资本市场自发的热炒和关注,其实并不是监管层希望看到的。因为在所谓的“市值管理”背后,常常有违法违规的迹象存在,从目前A股主板的经验来看,市值管理要拒绝三点:一是拒绝内幕交易,二是拒绝操纵股价,三是拒绝虚假陈述,编造故事。

内幕交易想必我们都了解,大量的基金经理,拿着老百姓的钱,亏的底朝天,却一边放消息给亲朋好友,自己赚个盆满钵满。

操纵股价也有人叫对敲。目前新三板流动性没放开,散户还不能解盘,所以新三板这个玩法监管层还在默许,但是本质上,这不就是操纵市场价格吗?就因为A股市场的庄家“左手倒右手”,诱导散户上钩,证监会从去年到今年没少抓人。

对于虚假陈述那就更多了。新三板的企业也在玩,只不过还是由于流动性,投资者并不买单。A股市场的假消息几乎天天有,对于不能辨析的投资者当然就存在上当接盘的风险。

李浩表示,以上三点虽然对于提升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和市值来说是有效果的,不过却是涉嫌违法违规。作为正规的上市企业,做好市值固然重要,但还是应该守住底线。新三板这个正在发展壮大的市场需要健康发展。他说:“无论投资机构,还是新三板企业,希望大家多合作,一起多向领导,多向监管层发声,共同为新三板去鼓与呼,自觉地维护新三板市场秩序,让它良性发展。在新三板市场里,将来一定会产生大量的‘巨无霸’。我们应当通力合作,共同迎接新三板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