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容药归家”社会实践团:以青春之力,筑绿色无毒家园


来源:今日热点网

0 浏览 评论

为了将环保理念与禁毒意识融入基层治理,提升居民生活安全与环境质量。3月5日,一支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同学们组成的“容药归家”社会实践团活跃在社区、乡村与学校中。他们以“垃圾分类科普+禁毒知识宣讲”为核心,通过创意活动、互动体验、入户调研等形式,为绿色无毒家园的建设贡献青年智慧。这支队伍不仅收获了群众的点赞,更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大学生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

问卷摸实情,禁毒分类细宣讲

实践队队员们为了深入了解社区居民在禁毒与垃圾分类方面的认知现状和实际需求,从而为宣讲活动的精准实施提供有力依据。他们采取了在完成一系列禁毒与垃圾分类知识的问卷调查后,针对调查结果开展宣讲活动的方案。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实践队精心策划了本次宣讲活动。在禁毒知识宣讲中,队员们通过播放禁毒宣传视频、展示仿真毒品模型、结合真实案例讲解等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预防方法,特别强调了新型毒品的伪装性和危害性 。同时,针对垃圾分类,队员们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的标准、方法以及常见误区,并通过互动问答、现场演示等形式,让居民们更加直观地掌握垃圾分类技巧 。

图为团队成员邀请居民参与问卷调查活动 周鑫/摄

以笔为媒,用绘画传递禁毒与环保理念

“容药归家”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继续他们的公益使命:通过绘画创作,将禁毒知识和垃圾分类理念融入艺术作品,用色彩和创意传递正能量。实践团队的成员们纷纷拿起画笔,以禁毒和垃圾分类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绘画创作活动。他们用画笔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抽象的环保理念和禁毒知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视觉语言,旨在通过艺术的力量,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创作绘画 黎天义/图

寓教于乐,带领小朋友们玩转垃圾分类小游戏

容药归家实践队的成员们积极投身于知识科普活动,他们将目光聚焦于儿童群体,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开展宣传。队员们走进家中,带领小朋友们玩起了垃圾分类小游戏。活动现场,队员们先耐心细致地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随后便开启了趣味盎然的游戏环节。队员们准备了各种印有常见垃圾图案的卡片,让小朋友们分组将卡片投放到对应的模拟垃圾桶中。小朋友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小手紧紧握着卡片,认真思考后准确投放。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小朋友们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仅收获了快乐,还学到了垃圾分类的实用知识。通过此次活动,容药归家实践队成功在小朋友们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为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贡献了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们做垃圾分类游戏 欧阳星昊/图

清扫街道,用行动诠释环保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活动期间,队员们还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清扫街道活动。在活动当天,实践队成员们早早起床,拿起扫帚、铲子、垃圾袋等清洁工具,走上街头,开始清扫街道。他们穿梭于社区的小巷、广场和公园,清理地面上的烟头、塑料袋、落叶等垃圾,铲除墙面上的小广告,还特别注意对绿化带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尽管天气寒冷,但大家的热情丝毫不减,充分发扬了“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一位围观的居民表示:“看到这些年轻人这么有热情,我也深受感染,以后一定会更加注意环保和禁毒问题。” 成员们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守护家乡的环境与健康,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更多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清扫街道 张睿洋/图

社会实践不是“走过场”,而是青年与社会的双向奔赴。“容药归家”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用创新与热情证明,大学生完全可以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独特价值。”未来,团队计划与更多社区建立长期合作,让“垃圾分类+禁毒宣传”的种子在更多角落生根发芽。(通讯员:张睿、熊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