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双12审美疲劳下的个性化之争


来源:

0 浏览 评论

在创造了912亿元天文销售数字的“双十一”过后,“双十二”也略带匆忙的粉墨登场。如果再算上跨境电商集体打造的“黑色星期五”,和阿 里巴 巴在1月即将推出的“年货节”,今年年底大规模的电商大促达到4场之多,简直可以用“狂轰滥炸”来形容。

在众多的电商大促下,消费者的热情与荷包都快要“燃烧殆尽”,对于大促进入了一种审美疲劳的。面对着一堆还没拆完的“双十一”快递,许多消费者都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还有什么可以买?”事实上,从几年前起,就有声音开始质疑电商大促,认为它会“榨干”线下的消费能量。业内专家分析,对于低价商品和日用商品,电商大促对消费力的引爆意义不大,但是在时尚消费的开拓上,则会加速创意者与生产者的“碰撞”,在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上获得有效的匹配。

如果说几年前的“双十一”只是一次“一过性”的网络狂欢消费节,那么如今的电商大促,显然有着“持久战”和“轮番轰炸”的意味。以“双十一”为例,各大电商从10月底就已进入“狂欢”状态,各种预售更是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诉求,做到“有求必应”。

电商的品类在扩张,战线在拉长。过去“有幸”没有被电商触及到的领域,如跨境电商、农村电商、时尚电商等都成为了今年电商们瞄准的“新宠”。阿 里和京 东都将农村市场作为今年最重要的战略布局,意图把农村特色电商的概念最大程度地兜售出去。而由洋码头、考拉、小红书等跨境电商玩家共同打造的中国版“黑色星期五”,就把全球好货全部扫了一遍,所有中国消费者在国外旅游时可能购买的商品,包括奶粉、奢侈品、化妆品、甚至电饭煲。

相比农村电商、跨境电商这样地域型的重模式,时尚电商的个性化更体现在用户的喜好上。在即将到来的双12中,就有像楚楚街这样的时尚购物平台,试图打造一场潮流特色的电商大促,如同其主题“活出范儿”一样,将盘货的重心,放在个性化的产品和品牌上,这也恰恰符合其90后潮流电商平台的定位。

以楚楚街为代表的一种时尚电商平台,往往在摸索创新和在品牌宣传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但在依然是价格战主导的电商大促中,时尚电商们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还取决于其对于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能力。

实际上,电商消费的个性化早就被认为是一种趋势,现在的电商大促中,消费者尽管仍然会被低价诱惑带来消费冲动,但很多的消费者在购买的选择上越来越趋于理性。有分析认为,传统的电商大促虽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费力,但也造成了巨大的消费浪费,这种消费力的激发并不值得提倡。国内的电商应该从中低端商品的低价诱惑中走出来,走向更理性的消费能力激发,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消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