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肺外继发性结核,在临床诊疗中,由于其症状与多种腰部疾病相似,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患者陆叔的经历就很好的说明了该病症的曲折求诊心酸路。
患者陆叔,以腰背部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的脊柱结核病例,曾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多次治疗无效后最终确诊为脊柱结核,来到顺德和平外科医院经专业并行病灶清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
莫名异响,疼痛突袭
陆叔来自贵州,今年50岁的他一直勤恳工作,却在2个月前,像往常一样起身时,突然听到腰部传来一阵骨骼异响,奇怪的是,当时腰背部并无疼痛之感,因此并未放在心上。然而,仅仅过了2天,腰背部就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剧烈的疼痛汹涌袭来,甚至腰部完全无法伸直,呈驼背姿势,甚至卧床难起,只得赶紧前往医院治疗。
辗转求诊,波折不断
第一次陆叔去往的是当地县医院,医生初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随后便开启了为期一周的住院治疗,但令人失望的是,治疗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腰背部的疼痛丝毫未减。
紧接着第二次入院,他选择前往地级市人民医院继续治疗,又经过了一周的治疗,疼痛稍有缓解,得以出院回家。本以为痛苦就此结束,可回家2周后,严重的腰背部疼痛卷土重来,再次将他拖入深渊。
第三次,陆叔来到了地级市中医院,经过详细检查,终于查明了真实病因——脊柱结核,并开始接受抗结核治疗,在接受了2周治疗后,该医院也与其商议进一步的手术治疗,然而,鉴于对当地医疗技术的担忧,让他始终无法安心。
就在这时,亲友向他介绍了我院,表示在自己务工的城市,有一家专业的三级骨科医院,在此处手术肯定会更放心,再加上自己在这也能照应。于是,陆叔在爱人的陪伴下,跨越千里,从贵州来到了广东顺德和平外科医院,开启了第四次的转诊治疗。
精准治疗,重燃希望
当患者3月12日踏入我院门诊时,我们的医疗团队迅速行动起来。门诊以“脊柱结核”将他收住于骨科二区(脊柱外科)后,骨二区紧密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治疗计划。
首先患者需开启近2周的抗结核治疗,为手术筑牢根基,静待感染指标控制达标后,手术在3月25日如期开展。
手术中,由骨二区主任张哉炯主刀,在各手术医生的紧密配合下,凭借精湛的技术,细致地对病椎间结核病灶进行了完整清除,紧接着再对病椎处打下了8枚固定钢针,进行腰1、2椎体融合,很好的稳固了患者腰椎,手术顺利结束。
随着术后的专业护理和治疗配合下,术后第三天,患者就能够佩戴护具下床直立行走,一改之前接近弯腰90°的痛苦慢行,伤口的疼痛也在一天天减轻,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变好了不少。看到患者爱人绽放的笑容,我们深知,这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胜利,更是人文关怀的硕果。
持续康复,未来可期
虽然手术取得了成功,但治疗并未就此结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陆叔需要继续进行至少一年抗结核治疗,以稳固病情。同时,在主管医生的指导下,开展腰背肌力量锻炼,比如每天做小飞燕动作等,促进患处康复。最后,我院医疗团队将持续关注他的恢复情况,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
在这次诊疗过程中,我院医疗团队始终秉持着“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用专业和爱心照亮患者的康复之路。我们也希望通过分享这个案例,让更多患者看到希望,相信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健康的生活终将重回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