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机构创始人欧蓬:第二场战役刚刚开始


来源:

0 浏览 评论

2014年6月6日,尚德机构停止了面授订单,全面转型直播模式。2015年3月份,尚德机构首次亮出成绩单:单月营收7840万元,全部来自于线上;2015年7月份,尚德机构宣布单月营收近亿元,现金流为正,预计2015年流水能达到6亿元。不过,尚德机构创始人欧蓬说,现在还不是尚德机构可以骄傲的时候,接下来,尚德机构面对的是更严酷的第二场战役:公司治理。

从面授到直播,从基于过去的模式到基于未来的模式,尚德机构的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现在还不是尚德机构可以骄傲的时候。

资本市场所看重的,除了数据指标、成长性,还要求财务合规、具有风险管控能力、具有预见性。“你预测的过高或者过低,华尔街都会认为你没有能力管好这个公司。”

一家公司,就像一艘船,并不能只依赖老大去驾驭。欧蓬希望,将驾驭这艘船的能力打造成一个精密的仪器,不再依赖于某一个个体。

这是尚德机构已经开始的第二场战役——公司治理。

“大多数教育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做的都不好,即便很成功的一些教育企业,与其他行业中好的公司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和众多面授机构一样,转型前的尚德机构采用地方分校制扩张、地方分校制管理,形成地方强、总部弱的局面。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在于在早期能够快速驱动业务发展,但弊端在于标准、品质、规则的执行容易变形,而过度的标准化又会失去活力,这一直是教育机构的治理难题。

在面授模式之下,欧蓬也想过多种公司治理的逻辑,最终发现只有地方分校制度最为适合。如今,尚德机构关闭了地方分校,只保留了报名点。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之下,尚德机构有机会实行新的治理模式。

欧蓬非常不喜欢中国式治理,曾撰文抨击中国式思维方式:你和他谈原因,他和你讲道德;你和他说方法,他和你表决心。“你准备怎么干这件事?”“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的!”

欧蓬推崇偏西方式的治理模式,治理的逻辑基于底层的数据模型。构建数据模型是尚德机构的一贯传统。在尚德机构发展早期,已经把Excel玩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通过Excel建起前端获客模型逻辑,输入变量后,整个模型会发生变化。尚德机构从2006年开始的项目都要监控上百个KPI,而这些KPI每周调整一次。

在公司确立互联网化生存战略后,开始通过IT系统搭建前端流量获取的数据模型。欧蓬曾透露,尚德机构获取一名用户的成本是达内科技的五分之一。

现在,尚德机构要把后端业务也数据模型化。

他说,人天生是情绪动物而非理性动物,下属汇报工作也一定下意识地有选择性遗漏,一层一层下来,真相会严重扭曲,而数据化和模型化是能够对抗这个损失的常态设置。

但数据模型不是报表,也不是KPI。“报表是静态的反映事物的一面,而数据模型是动态的、实时的反应因果关系的。零散的几个数据不是数据模型,包括主要因果关系、事物重要维度、一步一步的进程链条的动态数据报表的集合才是数据模型。KPI只有在一个数据模型里,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才有意义。”

建立公司治理模型的第一步,是搭建一个高效的领导班子。2015年,尚德机构接连任命了五员大将:CEO刘通博、首席市场官张胜、首席运营官吕凯、首席战略官吕露。

其中,刘通博和张胜2008年毕业后直接加入到尚德机构,是从嫡系部队中培养出来的高管人员;吕凯2013年加盟尚德机构,两年中负责尚德机构华南地区的产品和运营工作,此前曾在GE、IBM等多家外企供职;吕露2015年加盟尚德机构,分管公司合规性、法律部、财务部。

欧蓬对人才的引进持足够开放的态度,并鼓励他们“按系引进”,这种大胆的人才引入方式在行业中并不多见。

他援引罗马历史,“罗马为什么从一个城邦发展到了一个横跨欧亚非大陆的帝国,把地中海变成了他们的内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罗马人足够自信,也足够开放。”

欧蓬预计,这套业务模型在今年底会初见成效。治理模型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达到最佳的状态可能需要一两年时间。尚德机构对前端获客预测的误差在10%以内,他希望对后端预测的误差也能达到个位数。

多知网《培训行业这一年》

多知网/王可心